2 英文參考
mahoniae,cauli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Caulis Mahoniae(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Chinese mahonia stem[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功勞木爲中藥名,是小檗科植物闊葉十大功勞Mahonia bealei (Fort.) Carr. 或細葉十大功勞Mahonia fortunei (Lindl.) Fedde 的乾燥莖[1]。
4 拉丁名
Caulis Mahoniae(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Chinese mahonia stem(《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功勞木的藥典標準
6.1 品名
Gonglaomu
MAHONIAE CAULIS
6.2 來源
本品爲小檗科植物闊葉十大功勞Mahonia bealei(Fort.)Carr.戲細葉十大功勞Mahonia fortunei(Lindl.) Fedde的乾燥莖。全年均可採收,切塊片,乾燥。
6.3 性狀
本品爲不規則的塊片,大小不等。外表麪灰黃色至棕褐色,有明顯的縱溝紋和橫向細裂紋,有的外皮較光滑,有光澤,或有葉柄殘基。質硬,切麪皮部薄,棕褐色,木部黃色,可見數個同心性環紋及排列緊密的放射狀紋理,髓部色較深。氣微,味苦。
6.4 鑑別
(1)本品粉末黃色。韌皮纖維淡黃色,直徑20~27μm,木化紋孔明顯,常2~3個成束。石細胞淡黃色,類方形或圓形,直徑20~30μm,壁厚,孔溝明顯。網紋導管和具緣紋孔導管,直徑15~27μm。
(2)取本品粉末0.3g,加甲醇5ml,超聲處理l5分鐘,濾過,濾液補加甲醇至5ml,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鹽酸小檗鹼對照品、鹽酸巴馬汀對照品、鹽酸藥根鹼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l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一乙酸乙酯一甲醇一異丙醇一濃氨試液(6:3:1-5:1.5:0.5)爲展開劑,置氨蒸氣飽和的展開缸內,展開,取出,晾乾,置紫釙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三個相同的黃色熒光斑點。
6.5 檢查
6.5.1 水分
不得過9.0%(附錄ⅨH第一法)。
6.5.2 總灰分
不得過2.0%(附錄ⅨK)。
6.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X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3.0%。
6.7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D)測定。
6.7.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乙腈-0.05mol/L磷酸二氫鉀緩衝液(用磷酸調pH值至3.0)(30:70)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65nm。理論板數按鹽酸小檗鹼峯計算應不低於5000。
6.7.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鹽酸小檗鹼對照品、鹽酸巴馬汀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乙腈一水(3:7)混合溶液製成每1ml各含20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6.7.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粗粉約0.25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鹽酸一甲醇(1:100)混合溶液50ml,密塞,稱定重量,冷浸30分鐘,超聲處理(功率500w,頻率40kHz)45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鹽酸一甲醇(1:100)混合溶液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5ml,蒸乾,殘渣加乙腈一水(3:7)混合浴液使溶解,轉移至5ml量瓶中,並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6.7.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鹽酸小檗鹼(C20H17N04·HCl)和鹽酸巴馬汀(C21H11N04·HCI)的總量不得少於0.80%。
6.8 性味與歸經
苦,寒。歸肝、胃、大腸經。
6.9 功能與主治
清熱燥溼,瀉火解毒。用於溼熱瀉痢,黃疸尿赤,目赤腫痛,胃火牙痛,瘡癤癰腫。
6.10 用法與用量
9~15g。外用適量。
6.11 貯藏
置乾燥處。
6.12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7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