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方法
1.多采用平行腹股溝韌帶及恥骨聯合的W形切口,按畫線切開皮膚、皮下組織。
2.沿腹直肌前鞘和腹外斜肌淺層間隙分離皮膚瓣至雙側肋緣和劍突下。
3.臍周做環形切口至腹直肌前鞘,使之成爲上窄下寬的柱狀的遊離臍孔和臍莖。注意臍旁血管的結紮,電灼止血。
4.雙側腹直肌前鞘和腹外斜肌腱膜斜行U或8字形縮緊縫合。
5.重建臍孔。患者取截石位(屈髖、屈膝、半坐位),拉緊分離的腹部皮膚定位臍孔,切除直徑3~4cm的皮膚,再將原遊離的臍孔柱移位至新的皮膚切口,成形新臍孔。將臍孔柱的周邊真皮與深層腹直肌前鞘縫合,使其周邊凹陷,然後再與腹部皮膚縫合成形臍孔。
7.加壓包紮,酌情放置引流。
8.術中酌定是否輔以脂肪抽吸術。
9.術後處理
(2)術後48~72h檢查傷口,如放置引流可在此時拔除。
(4)術後10~14d拆線。
(5)術後注意呼吸狀況,監控血氧含含量及飽和度,如遇有呼吸困難和缺氧時,即刻鬆解腹部壓力,增加腹式呼吸,緩解缺氧。預防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