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成形術

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fù bì chéng xíng shù

2 英文參考

abdominoplasty

4 適應

腹壁成形術適用於:

1.伴有侷限性瘢痕的腹部肥胖者。

2.局部肥胖伴有皮膚中、重度以上鬆弛,甚至形成裙樣腹者。

3.可與外科其他手術尤其是婦科手術結合同時切除多餘的皮膚脂肪及緊縮腹壁。

5 禁忌

局部或全身感染性疾病。

6 準備

1.專科檢查  檢查皮膚松垂程度,預測切除的範圍。

2.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凝血酶原時原時間,肺、心、肝、腎功能

3.估計切除皮膚組織量,設計移位臍的位置。

4.麻醉選擇  腫脹麻醉,或腫脹麻醉加用硬膜外或全身麻醉等。

7 方法

1.多采用平行腹股溝韌帶恥骨聯合的W形切口,按畫線切開皮膚、皮下組織

2.沿腹直肌前鞘和腹外斜肌淺層間隙分離皮膚瓣至雙側肋緣和劍突下。

3.臍周做環形切口至腹直肌前鞘,使之成爲上窄下寬的柱狀的遊離臍孔和臍莖。注意臍旁血管的結紮,電灼止血

4.雙側腹直肌前鞘和腹外斜肌腱膜斜行U或8字形縮緊縫合。

5.重建臍孔患者截石位(屈髖、屈膝、半坐位),拉緊分離的腹部皮膚定位臍孔,切除直徑3~4cm的皮膚,再將原遊離的臍孔柱移位至新的皮膚切口,成形新臍孔。將臍孔柱的周邊真皮與深層腹直肌前鞘縫合,使其周邊凹陷,然後再與腹部皮膚縫合成形臍孔

6.切除多餘皮膚,縫合切口

7.加壓包紮,酌情放置引流。

8.術中酌定是否輔以脂肪抽吸術。

9.術後處理

(1)患者取半坐位,並屈髖、屈膝,減少腹壁張力。

(2)術後48~72h檢查傷口,如放置引流可在此時拔除。

(3)及早牀上或下地活動,預防栓塞發生

(4)術後10~14d拆線。

(5)術後注意呼吸狀況,監控血氧含含量及飽和度,如遇有呼吸困難和缺氧時,即刻鬆解腹部壓力,增加腹式呼吸,緩解缺氧。預防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的發生

8 注意事項

注意防止下述併發症:

1.切口邊緣皮膚壞死感染

2.術區脂肪液化、壞死,慢性竇道形成。

3.臍部分壞死或全部壞死

4.切口瘢痕增生。

5.腹壁兩側不對稱。

6.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