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辭典》:粉葉地錦
2.1 出處
2.2 拼音名
Fěn Yè Dì Jǐn
2.3 別名
細母豬藤(《貴州藥植目錄》)。
2.4 來源
2.5 原形態
落葉攀援藤本。幼枝有4~6棱脊;嫩葉帶紫色,卷鬚3~5分枝,末端具吸盤。掌狀複葉互生;小葉5,狹橢圓形至橢圓形,長3~6釐米,寬1.5~2.5釐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邊緣中部以上有疏鋸齒,下面帶粉白色,無毛或沿中脈微有短柔毛;葉柄長3~6釐米。聚傘花序與葉對生;花5基數;花萼盤狀,全緣;花瓣橢圓形,開展;雄蕊5,與花瓣對生;花柱圓柱形,子房2室。漿果黑色。花期9月。
2.6 生境分佈
常攀附牆壁、岩石或喬木上。分佈我國東部及西南各省。
2.7 性味
《貴州草藥》:"根,性平,味甘、辣。"
2.8 功能主治
①《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根或藤:治關節疼痛;根:治婦女白帶。"
②《貴州藥植目錄》:"根,清熱解毒,驅風除溼。治無名腫毒,風溼勞傷,關節疼痛。"
2.9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兩。
2.10 摘錄
《*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