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顏色

化驗及醫學檢查 體液和排泄物檢查 糞便檢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fèn yán sè

2 英文參考

Fecal color

3 概述

正常成人的糞便顏色因有糞膽素而呈黃褐色,嬰兒膽紅素代謝尚未健全而呈黃色或金黃色,肉食者偏黑褐色,食綠葉菜者呈暗綠色,故糞便顏色可因進食種類而異。但明顯的糞便顏色改變也常具有重要的臨牀意義。如上消化道出血量在100ml以上時,血紅蛋白腸道降解後,糞便呈柏油狀;下消化道出血,糞便多呈紅色;如爲乙狀結腸直腸、肛口出血,血常附於糞的表面;阻塞性黃疸時,因膽汁排出受阻,糞便呈白陶土色。由於進食(包括藥物)種類和病理狀態均可改變糞便顏色,所以必須結合臨牀病史以助鑑別。

4 糞顏色醫學檢查

4.1 檢查名稱

糞顏色

4.2 分類

體液排泄檢查 > 糞便檢查

4.3 糞顏色的測定原理

同糞便理學檢驗法。

4.4 試劑

同糞便理學檢驗法。

4.5 操作方法

同糞便理學檢驗法。

4.6 正常值

黃色或棕黃色。

4.7 化驗結果臨牀意義

(1)黑色:嘔血與黑糞(上消化道出血)(柏油便)、服食豬肝和動物血、服用生物炭、鉍製劑(黑灰色)、鐵製劑(黑綠色)。

(2)白陶土色:膽道完全性梗阻、服鋇劑後。

(3)米泔水樣:霍亂、副霍亂

(4)巧克力色:阿米巴痢疾

(5)膿血糞:細菌性痢疾、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侷限性腸炎)、結腸癌直腸癌

(6)血樣糞:便血下消化道出血):痔、肛門裂小腸腺瘤腸息肉)、結腸癌結腸憩室出血潰瘍性結腸炎等。

(7)紅色(淡紅色):服食過量不消化西瓜西紅柿、紅辣椒等。

(8)綠色:服食葉綠素豐富的蔬菜(如菠菜)、腸蠕動極度加速、嬰兒腸炎

4.8 附註

糞便的顏色可受食物的種類、數量及藥物等因素的影響。

4.9 相關疾病

黃疸嘔血與黑糞、霍亂阿米巴痢疾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結腸癌直腸癌便血、痔、小腸腺瘤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