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醫大辭典》·大伸筋草
大伸筋草爲中藥名,出自《陝西中草藥》。爲《救荒本草》記載的牛尾菜之別名[1]。
2.1 別名
2.2 來源及產地
百合科植物牛尾菜Smilax riparia A. DC.的根及根莖。分佈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雲南、陝西等地[2]。
2.3 性味
甘、苦,平[2]。
2.4 功能主治
補氣活血,祛風通絡,化痰止咳。治氣虛浮腫,風溼痹痛,偏癱,跌打損傷,咳嗽咯血[2]。
2.5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泡酒服[2]。
2.6 化學成分
3 《中華本草》·大伸筋草
3.1 拼音名
Dà Shēn Jīn Cǎo
3.2 別名
3.3 來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legmariurus carinatus(Desv.)Ching[Lycopodium carinatum Desv.;L.acrostachum Wall.]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去淨泥土、雜質,曬乾。
3.4 原形態
莖柔軟下垂,附生,長20-77cm,多回二叉分枝。葉螺旋狀排列,直立,密覆枝上,披針形,長5-8mm,寬約2.5mm,先端漸尖略內彎,全緣,基部楔形,光滑;中脈不明顯。孢子囊穗細長,直徑2.5mm,或更闊;孢子葉卵形,長約爲4mm,基部寬楔形,先端漸尖,質硬,稍貼生,寬度大於營養葉;孢子囊生於孢子葉腋,圓腎形,黃色。
3.5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附生於密林樹幹上。
3.6 化學成份
含石松生物鹼(lycopodium alkaloids)及萜類(terpenoids)。
3.7 性味
微苦;溫;小毒
3.8 功能主治
3.9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3.10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