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dān

2 註解

癉   ㈠(dàn,音但)又讀(dǎn,音膽)通“疸”。黃疸病。《素問·玉機真髒論》:“肝傳之脾,病名曰脾風,發癉,腹中熱煩心出黃。”《靈樞·歲露論》:“四月已不暑,民病多癉病。”   ㈡(dān,音丹)   ①熱。《素問·奇病論》:“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王冰注:“癉,謂熱也。”   ②溼熱。《素問·脈要精微論》:“癉成爲消中。”王冰注:“癉,謂溼熱也。”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