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蓼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dà mǎ liǎo

2 拼音名

Dà Mǎ Liǎo

3 別名

蓼草、旱苗蓼、白辣蓼

4 來源

蓼科蓼屬植物酸模葉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以全草入藥。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5 性味

辛、苦,涼。

6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溼止癢。用於腸炎痢疾;外用治溼疹頸淋巴結結核

7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煎水燻洗或搗爛敷患處。

8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用到中藥大馬蓼的方劑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