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腳菇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dà jiǎo gū

2 拼音名

Dà Jiǎo Gū

3 別名

牛肝、山烏茸、蘑菇、白牛頭

4 來源

藥材基源:爲牛肝菌真菌美味牛肝菌的子實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oletus edulis Bull.ex Fr.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摘後,洗去泥沙,曬乾,備用。

5 形態

菌蓋4-15cm,扁半球形。不粘,黃褐色、土褐色。菌肉肥厚,白色,傷後不變色。菌管淡黃色,彎生微陷。柄粗壯,徑可達5cm,基部膨大,高短變異甚大,表面淡褐色,具白色凸起的網絡。孢子淡黃色,近紡錘形,(10-15.2)μm×(4.5-6)μm。

6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針闊混交林下。夏、秋季常見。菌根菌。

資源分佈分佈於西南及黑龍江、吉林、陝西、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湖南、廣東、西藏等地。

7 性狀

1.性狀鑑別 子實體皺縮。菌蓋扁半球形或稍平展,直徑4-15cm,表面黃褐色至赤褐色。菌肉淡黃色。菌管黃色。菌柄圓柱形,長5-12cm,直徑2-3cm,基部稍膨大,內實,淡褐色至淡黃褐色,有網紋。

2.顯微鑑別 孢子近梭形,平滑,黃色或淡橄欖色,長徑12-17μm,寬4.7-5.7μm。囊狀體無色,棒狀,頂端圓鈍或稍尖細,長34-38μm,寬13-14μm。

8 化學成份

美味牛肝菌含硒,二酰基甘油-4'-O-(N,N,N-三甲基)高絲氨酸(diacylglycero-4'-O-(N,N,N-trimethyl)homoserine),並含有巖藻甘露半乳聚糖(fucomannogala-ctan),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B12(vitamin)B12。

9 藥理作用

抑瘤作用:其多糖蛋白用量300mg/kg,對小鼠肉瘤S180抑瘤率100%,對艾氏腹水抑制率爲90%。

10 性味

淡;性溫

11 功能主治

祛風散寒;補虛止帶。主風溼痹痛;手足麻木白帶不孕症

12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鮮品30-90g。

13 附方

此菌因菌柄基部膨大,狀如大腳,故名。

14 摘錄

《中華本草

用到中藥大腳菇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