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祛風活絡 中藥學
cùn bái shé
寸白蛇爲中藥名,出自《生物學通報》1958,(3)。爲《飲片新參》記載的金錢白花蛇之別名[1]。
金錢蛇、小白藥蛇、寸白蛇、銀蛇[2]
眼鏡蛇科動物銀環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Blyth幼蛇去除內臟的乾燥體。主產廣東、廣西[2]。
甘、鹼,溫,有毒。入肝、脾經[2]。
搜風,活絡,定驚止痙。治半身不遂,口眼㖞斜,四肢麻木,抽搐痙攣,關節痠痛,類風溼性關節炎,小兒驚風,破傷風,麻風,疥癩,梅毒,惡瘡[2]。
內服:煎湯,3~4.5g;研末服,0.6~0.9g,亦可入丸劑或浸酒[2]。
本品主含蛋白質、脂肪及鳥嘌呤核苷(Guanoside)。頭部毒腺中含有強烈的神經性毒,其中含α-環蛇毒素,還含β-、γ-環蛇毒素等。並含溶血成分及血球凝集成分(不含出血性毒),毒液中還含膽鹼酯酶、蛋白酶、ATP酶等[2]。
銀環蛇的乙種環蛇毒素作用於突觸前神經末梢部位,抑制神經末梢釋放乙酰膽鹼,對呼吸肌、神經系統,特別是呼吸中樞有抑制作用;危重病例也能出現嚴重的心肌損害。毒液中的α-環蛇毒作用於突觸後膜,阻止乙酰膽鹼與膽鹼受體結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