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中藥學 方劑
cōng guī tā zhǒng tāng
蔥歸溻腫湯爲方名,出《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卷六十二。
蔥歸湯(《仙拈集》卷四)。
獨活、白芷、當歸、甘草各三錢,蔥頭七個[1]。
當歸9克 甘草9克 獨活9克 白芷9克 蔥頭7個
蔥歸溻腫湯主癰疽瘡瘍,初腫將潰者。
蔥歸溻腫湯治癰疽瘡瘍,初腫將潰者[1]
水煎去滓,絹帛蘸湯熱洗[1]。
上藥五味,以水600毫升,煎至湯醇,濾去滓,以絹帛蘸湯熱洗,以瘡內熱癢爲度。如溫再易之。
上以水3大碗,煎至湯醇,濾去滓,以絹帛蘸湯熱洗,如溫再易之,以瘡內熱癢爲度。
《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卷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