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創傷性骨髓炎又稱創傷手骨髓炎,主要指因火器傷、開放性骨折或切開復位內固定等對骨折斷端或顯露處的直接污染、感染而造成的骨髓炎。多見於青壯年長骨骨幹,尤以下肢爲多。其特點是感染主要侷限於骨折處,附近軟組織亦同時呈現急性化膿性炎症狀態。骨骼一旦污染及其後發展形成的感染,大多爲慢性過程。創傷性骨髓炎多爲混合感染,據統計,致病菌中約80%以上爲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性菌,少數爲綠膿桿菌和大腸桿菌。
受感染的骨端因無骨膜及血供而易壞死,由於皮膚缺損及肢體腫脹,軟組織可能難以遮敷而致使骨外露,以致加重壞死進程。軟組織對骨骼包被好的部分,局部可漸被爬行代替,並且死骨與活骨相連處因破骨細胞及蛋白水解酶的作用而使死骨逐漸分離,最終脫離主骨而存於深部,或被排出體外。
其發病原:(1)骨折創面嚴重污染。現代工業、交通事故的損傷以機械性損傷爲主,損傷面積大,污染嚴重,壞死組織多,加上污染的細菌多,數量大,如果初期處理不及時或清創不徹底或清創後引流不暢,導致骨折面大量細菌生長繁殖,破壞了骨質或骨髓腔,產生骨髓炎。(2)機體抵抗力下降。創傷後由於休克、急性腎功能衰竭、呼吸心跳驟停等,嚴重地破壞了內臟器官的功能,雖經搶救保存了生命,但機體各臟器功能已降低,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此時,開放性骨折的創面極易在細菌感染的情況下發生骨髓炎,應切開排膿,並外敷祛腐生肌散,拔膿祛腐生新,外貼消核膏,每日換藥1次。
8 病因
創傷性骨髓炎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是開放性骨折的術後感染,其次爲骨折切開復位或其他骨關節手術後出現感染。可爲急性或慢性,病變都在骨折端附近。急性期的感染以髓腔內感染最爲嚴重,患者有高熱、寒戰等毒血癥症狀,與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相似。另一種原因爲骨折附近的皮膚、肌肉壞死感染,使失去血供的骨折段暴露於空氣中而乾燥壞死,病程轉入慢性,往往還伴有感染性骨不連或骨缺損。
9 病理生理
(1)骨折創面嚴重污染。現代工業、交通事故的損傷以機械性損傷爲主,損傷面積大,污染嚴重,壞死組織多,加上污染的細菌多,數量大,如果初期處理不及時或清創不徹底或清創後引流不暢,導致骨折面大量細菌生長繁殖,破壞了骨質或骨髓腔,產生骨髓炎。
(2)機體抵抗力下降。創傷後由於休克、急性腎功能衰竭、呼吸心跳驟停等,嚴重地破壞了內臟器官的功能,雖經搶救保存了生命,但機體各臟器功能已降低,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此時,開放性骨折的創面極易在細菌感染的情況下發生骨髓炎。
10 創傷性骨髓炎的臨牀表現
1.急性期 表現爲骨折後或骨骼手術後突然出現高熱等急性炎症期所常有的全身症狀,同時局部出現紅、腫、疼痛、凹陷性水腫及壓痛等局部症狀。創口或骨表面可有膿液溢出或分泌物明顯增多。
14 診斷
根據病史,臨牀表現的全身症狀、局部症狀及X線表現,能夠成立診斷。
1、詳詢火器傷或其他開放性骨折、骨損傷的原因、處理過程、傷口癒合情況。有無發熱、局部紅腫熱痛及膿性分泌物病史。瞭解抗生素應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