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科瀰漫性血管內凝血

婦產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chǎn kē mí màn xìng xuè guǎn nèi níng xuè

2 疾病分類

產科

3 疾病概述

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簡稱DIC)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一種獲得性出血綜合徵。臨牀主要表現廣泛皮膚、粘膜及內臟出血血壓下降、休克栓塞症狀。DIC發生於許多疾病的病程中,是一個複雜的病理生理過程。可發生於各年齡組的小兒。兒科許多疾病或病理狀態均可引起DIC,如感染性疾病、腫瘤外傷溶血休克、缺氧、酸中毒等,常是疾病晚期表現,一旦發生DIC,則治療效果差,死亡率高。因此,早期診斷,及早治療,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去除病因是治療DIC重要措施。

臨牀表現:

1.多發性出血傾向。2.低血壓休克。3.多發性微血管栓塞症狀,體徵如皮膚、皮下、粘膜栓塞壞死及各臟器功能不全。4.溶血

治療:

1.去除病因,積極治療原發病。2.阻斷血管凝血。3.改善微循環障礙。

4 疾病描述

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簡稱DIC)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一種獲得性出血綜合徵。臨牀主要表現廣泛皮膚、粘膜及內臟出血血壓下降、休克栓塞症狀。DIC發生於許多疾病的病程中,是一個複雜的病理生理過程。可發生於各年齡組的小兒。兒科許多疾病或病理狀態均可引起DIC,如感染性疾病、腫瘤外傷溶血休克、缺氧、酸中毒等,常是疾病晚期表現,一旦發生DIC,則治療效果差,死亡率高。

5 症狀體徵

臨牀上突然出現難以控制的不凝性出血休克。嚴重者常伴有血管栓塞性急性肺,心,腎功能衰竭表現。

6 疾病病因

胎盤早剝羊水栓塞胎死宮內過期流產、重度妊高徵、嚴重感染、嚴重肝功不良及休克等。

7 診斷檢查

1、有明顯的誘因,如胎盤早剝羊水栓塞胎死宮內過期流產、重度妊高徵、嚴重感染、嚴重肝功不良及休克等。

2、臨牀上突然出現難以控制的不凝性出血休克。嚴重者常伴有血管栓塞性急性肺,心,腎功能衰竭表現。

3、實驗室檢查檢驗可見血小板計數進行性減少,纖維蛋白原減少,早期呈高凝狀態,以後轉爲低凝狀態,出血時間、血凝時間和凝酶原時間延長;3P試驗陽性

8 治療方案

1.治療原發病。胎盤早剝引起的DIC,應儘快結束分娩感染引起DIC者,應在控制感染基礎上清除感染竈。羊水栓塞應及早終止妊娠,必要時切除子宮,以阻止羊水繼續進入母血循環。在抗休克同時防治DIC等。

2.肝素以及其他治療詳見羊水栓塞章節中有關內容。

9 預後及預防

1、胎盤早剝確診後應儘快結束分娩

2、早期治療妊高徵,防止重度妊高徵發重度妊高徵應適時終止妊娠

3、預防羊水栓塞

4、積極處理胎死宮內過期流產

5、預防及治療感染

10 特別提示

1、肝素治療有效時,血漿纖維蛋白原的含量,於治療後1~3天恢復,FDP降低,肝素過量時,可靜脈輸入魚精蛋白中和及輸新鮮血。

2、積極控制感染、清除子宮內容物如死胎胎盤等,抗腫瘤治療,對原發病不能控制往往是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

11 相關出處

內科學第五版》、《外科學第五版》、《兒科學第六版》、《內科學第六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