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藥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cǎo guǒ yào

2 《*辭典》:草果藥

2.1 出處

滇南本草

2.2 拼音名

Cǎo Guǒ Yào

2.3 別名

野薑、獨葉臺、四合紅、草果(《雲南中草藥》)。

2.4 來源

姜科植物草果藥果實

2.5 形態

草果藥,又名:良姜花(《滇南本草圖譜》),野薑花。

多年生草本。高至1米以上。根莖塊狀。莖直立,粗壯。葉2列,無柄。葉鞘管狀,長達15釐米;葉舌長2.5釐米,卵狀三角形,邊緣紅色;葉片長橢圓狀披針形,長約30釐米,寬約10釐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邊緣略呈波狀。穗狀花序頂生,長10~20釐米;苞片長橢圓形,長約2.5釐米,鈍頭,兩側內卷,淡綠黃色;小苞片1枚,形同苞片;萼筒管狀,長3.5釐米;花冠管長約爲萼筒之2倍或不及,裂片瓦覆,反折,線狀倒披針形,淡黃白色;側生退化雄蕊狹長。花瓣狀,長約3.5釐米;脣瓣與兩側者等長,匙狀倒卵形,深2裂,有瓣爪,白色,基部染紅色;花絲管狀,橙紅色。花葯狹長,橙紅色,揹着;子房下位,花柱從二藥間穿過,柱頭膨大。蒴果扁球形,徑約2.5釐米,具不明顯的3棱。種子卵形,紅色,長約4毫米。花期6~7月。果實10~11月成熟

2.6 生境分佈

生於山坡陰溼處。分佈四川、雲南等地。

2.7 性味

滇南本草》:"性大溫,味辛微苦。"

2.8 功能主治

溫胃,燥溼理氣,消食。治胃寒疼痛食積腹脹寒疝瘧疾

①《滇南本草》:"寬中理氣,消胸膈膨脹,開胃宿食。"

②《雲南中草藥》:"溫胃散寒燥溼,治胃寒痛,消化不良,瘧疾。"

③《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散寒止痛,寬中理氣。治胃寒疼痛嘔吐寒疝氣痛。"

2.9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錢;或研末。

2.10 附方

治九種胃氣疼痛面寒疼,痞塊疼痛:草果藥(新瓦焙)二兩,木香三錢。共爲細末。每服一錢,熱燒酒服。(《滇南本草》)

2.11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