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山藥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cáng shān yào

2 拼音名

Cánɡ Shān Yɑo

3 別名

山藥

4 來源

藥材基源:爲薯蕷科植物三角葉薯蕷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ioscorea deltoidea Wall.ex Griseb.

採收和儲藏:8-10月採挖,洗淨,切片曬乾

5 形態

三角葉薯蕷 纏繞草質藤本。根莖橫生,姜塊狀。莖新鮮時綠色,幹後紫褐色,有明顯的縱條紋。單葉互生;有柄,柄長4-10cm;葉片三角狀心形或三角狀戟形,通常3裂,中間裂片端正漸尖,兩側裂片呈圓耳狀,幹後不變黑,背面沿葉脈密被白色硬毛。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常2朵簇生,排列於花序軸上,組成穗狀花序苞片膜質,圓卵形,先端尖;花被杯狀,先端6裂;雄蕊6,着生於花被管基部,花葯呈個字形着生;雌花序與雄花序基本相似,惟雄蕊退化成花絲狀。蒴果長寬見相等,先端凹入,成熟果實表面密生紫褐色斑點;種子卵圓形,四周環有不等寬的膜質翅。花期5-6月,果期6-9月。

6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000-4000m的灌木叢中及溝谷闊葉林中。

資源分佈分佈於雲南、西藏等地。

7 化學成份

塊根根莖均含薯蕷皁甙元(diosgenin),角鯊烯(squalene)。根莖還含三角葉薯蕷甙(deltonin),三角葉薯蕷混甙(deltoside),薯蕷皁甙(dioscin),着蕷皁甙元三葡萄糖

8 性味

甘;平

9 功能主治

補脾胃;益肺腎。主脾虛泄瀉肺虛久咳腎虛遺精消渴

10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入丸、散。

11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