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全國中草藥彙編》:篦子舒筋草
2.1 拼音名
Bì Zǐ Shū Jīn Cǎo
2.2 別名
2.3 來源
蕨類蹄蓋蕨科篦子舒筋草Cyclosorus dentatus (Forsk.) Ching,以根狀莖入藥。
2.4 生境分佈
四川。
2.5 性味
微苦,平。
2.6 功能主治
舒筋,活絡,散寒。主治風溼筋骨痛,手指麻木,跌打損傷,瘰癧痞塊等症。
2.7 用法用量
0.3~1兩,水煎服或燉肉服。
2.8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3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篦子舒筋草
3.1 出處
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藥》
3.2 拼音名
Bì Zǐ Shū Jīn Cǎo
3.3 英文名
Rhizome of Tapering Tri-vein Fern, Rhizome of Downy Wood-Fern
3.4 別名
3.5 來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closorus dentatus(Forsk.) Ching[Polypodium dentatum Forsk.]
3.6 原形態
高30-70cm。根狀莖斜上或短而橫走,疏被褐色鱗片,鱗片先端彎曲。葉近生或亞簇生;紙質;葉柄長20cm,葉柄基部黑褐色,被棕色鱗片,葉柄與葉軸有棱槽,均被黃白色剛毛;葉片線狀倒披針形至長矩圓狀披針形,長35-50cm,寬8-15cm,先端長漸尖;羽片12-18對,線形,長漸尖,成尾狀,長7-11cm,寬1-1.8cm,基部羽片稍縮短,下部4-5對羽片間隔稍遠,羽狀半裂,裂片圓頭,葉兩面被毛,脈羽狀。孢子囊羣圓形,每裂片上4-6對,着生於小脈中部,囊羣蓋圓腎形,灰色,被毛。
3.7 生境分佈
3.8 性味
微苦;平
3.9 歸經
3.10 功能主治
舒筋;活絡;消腫散結。主風溼筋骨痛;手指麻木;跌打損傷;瘰癧;痞塊
3.11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或燉肉;或浸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