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簡稱抗“O”,是機體產生的以鏈球菌溶血素O爲抗原的抗體。通過測定血清中的ASO抗體效價,來判斷病人有無A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可作爲A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性疾病的輔助診斷方法之一。但本試驗無特異性意義,因爲A族鏈球菌感染後,可引起人類多種疾病,如鏈球菌感染引起相應的扁桃體炎、猩紅熱、急性腎炎、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腎病綜合徵等均可引起ASO升高。人感染溶血性鏈球菌後,血清中可以出現多種抗體,如抗鏈激酶抗體、抗透明質酸抗體和抗“O”溶血素抗體,而抗“O”溶血素抗體對檢測風溼病是否活動的一種血清學診斷試驗較有意義。風溼病活動期60%~80%的病人ASO是升高的,多次檢測均正常有助於排除風溼病。
2 別名
OT,PPD
6 結核菌素皮內試驗的原理
結核菌素(old tuberculin,OT)或純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derivative,PPD)是結核分枝桿菌的菌體成分。如受試者曾經感染過結核分枝桿菌,體內已致敏的T淋巴細胞能同注入體內的OT或PPD呈特異性結合,在注射後48~72h由於T細胞在局部釋放淋巴因子,如移動抑制因子等,使巨噬細胞聚集並參與反應,有些淋巴因子還可使血管通透性升高,從而在注射部位形成遲髮型變態反應。出現紅腫硬結,據此可判斷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
7 試劑
(1)舊結核菌素(OT):將結核分枝桿菌培養於甘油肉湯中,培養4~8周,經100℃加熱1h後即爲OT。
(2)PPD:將結核分枝桿菌在含甘油,天門冬素,檸檬酸鹽等人工綜合培養基內,培養6~8周後,高速離心沉澱,取上層培養液,用三氯醋酸沉澱析出純結核菌蛋白,即爲PPD。
8 操作方法
(1)取1∶2000稀釋的OT 1支,用1ml結核菌素注射器抽取適量藥液。消毒患者前臂內側皮膚後用結核菌素注射器輕輕刺入前臂皮內,注入0.1ml結核菌素,此時可見注射部位表面隆起一白色小泡。
10 化驗結果臨牀意義
(1)OT皮試局部反應越大,表明機體細胞免疫功能越強。正常人反應爲陽性+~++,強陽性提示可能有活動性結核。
(2)OT皮膚試驗陰性表明
①未接觸過結核分枝桿菌,一般見於幼兒或農村青少年。可給予卡介苗接種3~4周後再行復查,往往會轉爲陽性。
②病情危重,細胞免疫功能低下如晚期腫瘤、重度結核、麻疹、百日咳、腥紅熱、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等病毒或細菌感染的急性期或活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