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別名
Magnuson手術;Magnuson氏法;Magnuson operation
5 概述
肩關節複發性脫位是外傷性肩脫位常見的併發症,一般發生於原始脫位復位後2年內。往往在遭受輕微外力時即可引起肩脫位的復發,隨着脫位的復發,關節越來越不穩定,這種損傷的病理變化,包括關節囊的破裂,肩盂前脣上的缺損,肱骨頭後外側壓縮性骨折。還有一種無損傷性脫位,平時肩關節正常,輕微肌肉牽拉即可脫位,這種脫位往往有解剖發育的變異。治療上要根據不同的病理變化採用相應的手術方法。
手術相關解剖見下圖(圖3.6.2.2.3-1~3.6.2.2.3-4)。
8 手術步驟
8.1 1.切口
做肩關節前內側切口,顯露肩關節前側肩袖,方法與步驟參見“肩胛下肌關節囊重疊縫合術”。
8.2 2.遊離肩胛下肌
外旋上臂,找出肩胛下肌,在其上下緣各做一切口,切口分別始於肌肉肌腱交界處,向外延伸直至該肌在肱骨小結節上的附着點爲止(圖3.6.2.2.3-5)。
切口深度須包括深層的關節囊前壁;從肱骨小結節上鑿取連帶肩胛下肌附着部的薄骨片,腱端縫合兩針牽引線,掀起切開的肩胛下肌腱及關節囊前壁,顯露肱骨頭和關節盂前緣(圖3.6.2.2.3-6)。
8.3 3.重建肩胛下肌新附着點
內旋上臂,顯露肱骨大結節。將肩胛下肌腱和關節囊前壁的組織瓣牽拉越過肱二頭肌腱溝至大結節處,選擇肩胛下肌新的附着點後,在肱骨大結節上鑿一淺骨槽(圖3.6.2.2.3-7)。
然後將肩胛下肌腱遊離端連同附着其上的骨片用粗絲線縫合固定在骨槽中(圖3.6.2.2.3-8)。
亦可用螺絲釘或騎縫釘做固定。將肩胛下肌腱的上、下緣分別與鄰近組織間斷縫合,用大結節周圍的軟組織包埋腱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