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丸

消积化滞 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bái jiè wán

2 概述

白芥丸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三首。

3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四方之白芥丸

白芥丸即《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四记载的连萝丸的别名[1]

3.1 别名

白芥丸消积丸[2]

3.2 组成

黄连(一半以吴茱萸五钱同炒,去吴茱萸;一半以益智仁五钱同炒,去益智仁)、炒白芥子炒莱菔子各一两半,栀子川芎三棱莪术桃仁香附山楂肉、神曲各一两,青皮五钱[2]

3.3 制法

上药为细末,蒸饼和丸[2]

3.4 用法用量

每服五十至六十丸,白汤送下[2]

3.5 功能主治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四方之白芥丸主治食积成痞[2]

4 方出《普济方》卷一六七,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六方之白芥丸

4.1 处方

甘遂朱砂风化朴消大戟白芥子、黑芥子等分

4.2 制法

上药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4.3 功能主治

方出《普济方》卷一六七,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六方之白芥丸主治热痰烦闷,头晕眼花四肢不用

4.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

4.5 摘录

方出《普济方》卷一六七,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六

5 医学入门》卷七方白芥丸

5.1 别名

消枳丸、连罗丸

5.2 组成

白芥子1两半,萝卜子1两半,山栀1两,川芎1两,三棱1两,莪术1两,桃仁1两,香附1两,山楂1两,神曲1两,青皮5钱,黄连1两半(一半用吴萸水炒,一半用益智仁水炒)。

5.3 制备方法

上药为末,蒸饼为丸。

5.4 功能主治

医学入门》卷七方白芥丸主治男妇食积死血,痰积成块在两胁,动作腹鸣,嘈杂眩晕身热时作时止。

5.5 用法用量

口服。

5.6 附注

消积丸(《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六)、连罗丸(《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四)。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97.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30.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