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药局旨在惠民,纂《局方》裴、陈联袂
宋朝,徽、钦二帝之际,由于频繁的战争,造成国库空虚,资源贫乏,加上灾荒、劳役,使民众苦不欲生,且疫病流行,贫病交困。当政者,犹恐动乱起,而祸及朝庭,为求抚慰之计,设施药局,俾病者有所治,则民心可得暂安。
鉴于当时宋室版图缩小,人口又相对密集,药材资源贫乏,医疗从业者对于偏僻之地十分匮乏,为能使有限财物,充分发挥作用,寻求“简、便、廉、验”之方,并求择药之规范,已成当务之急。为此,当局下诏,令裴宗元、陈师文等,觅古籍、采新方,反复考证,认真筛选,约定处方,并分门别类地阐述辨证择药之规范,编纂成《校正外台秘要》三卷,并撰有《药铨总辨》三卷。
陈师文,宋代,浙江绍兴人。精轩岐之术,乃越中名医,崇尚温补,对妇科诸疾之调治,尤多经验,奉命检阅方书,著有《大观二百九十七方》遗世。
- 治伤寒学法“六经”,探仲景旨出新义
- 温热大家王孟英,学派内涵越、吴、皖
- 究药性《折衷》《化义》,补阙漏《从新》《拾遗》
- 四明药学有专家,《大明》《拾遗》载史册
- 中医外科源流长,医术高超海内闻
- 中医妇科勤临床,善于著述传经验
- 医儿科素发达,种痘技术播海外
- 伤骨科响誉民间,名医世家齐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