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勤临床,善于著述传经验
浙江中医妇科早在东汉就有道士于吉(一作干吉)专为妇人治疾。公元九世纪,钱塘人郭照乾(字汝端)即以治疗妇科疾病而名闻四方。高宗南渡,宋朝迁都临安后,浙江成了当时全国经济文化的中心,大批北方名医南迁来浙,促进了南北医学交流,浙江中医妇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开始形成著名的四大家。元明至清,浙江妇科名家辈出,四大家代有闻人,在海内声誉卓著,影响甚大。许多医学大家以其深厚的医理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探索妇科医术,编撰妇科著作,大大提高了浙江中医妇科的学术水平。如朱丹溪强调妇人以血为主,以血虚作为主要病理,因而用四物汤化裁治疗。又认为带下病治可上取——用吐法及升提中气,别出心裁、独具一格;赵献可的《白术煎饮,逾月即产。
周文楷,字崇仁,晚号苏园,清雍正乾隆间人。《鄞县通志》称“周文楷以善治带下称于里中,妇女就视者,日必满座”。乾隆六年因友人邀请菲律宾,曾治愈国王之病,后被挽留,定居吕宋,在当地以业妇科为主,将中医妇科传播邻邦,扩大了祖国医学的影响。
浙江历代医家不仅积极从事妇科医疗实践,且善于总结经验,勤于著述,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妇科著作,提供了宝贵的临床资料,所编撰的妇科著作见于史料记载的就有百余种,现存于世的约计六十余种(包括末刊本),占全国中医妇科古籍四分之一左右。这些著作内容丰富,记载翔实,论及经、带、胎、产等诸方面,既有系统之理论,又有典型之病案,尤其是收入了历代名医的经验方,从中充分反映出浙江历代医家较高的妇科诊疗水平。
- 究药性《折衷》《化义》,补阙漏《从新》《拾遗》
- 四明药学有专家,《大明》《拾遗》载史册
- 设药局旨在惠民,纂《局方》裴、陈联袂
- 中医外科源流长,医术高超海内闻
- 医儿科素发达,种痘技术播海外
- 伤骨科响誉民间,名医世家齐争辉
- 祈长寿倡导“养生”,汉、魏起代有贤人
- 策群力中医办院,汇中西学说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