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产上
生产一事,造化自然之理。本古今常事,而人人认为难事。时至自生不必忧疑,而人人抱乎忧疑者,总由此理未明也。造化原不令人难生,人多不知调摄因而难生;造化原不令人逆生,人多慌忙逼迫因而逆生。难逆两端关系二命,倘平时不知讲求,则临产必至误事。为夫君者,宜于平时家中谈论,令妇女习闻知熟,有孕知调护,临产有主张,不慌忙,无疑惧,自无难产之患,以受胎后论即不能如古人胎教。凡可禁忌者(详见安胎上卷),亦宜省悟,以临产时论胎至十月形完。气壮手足必动,动则母腹必痛,痛急则胞衣必破,子自出胎而生。
若不忍耐顺时,见其腹痛半日一日不产,即谓难生。不知是胞衣未破,子未出胎。若不忍耐,催其速生,一催之间因多误事。故临产切不可慌张,即一二日,三五日无妨,总宜安心定气,任其自然娩。强忍痛,进其饮食,要坐则坐,要行则行,要睡则睡。莫听稳婆,逼迫用力太早,自己勿求速,旁人亦勿多言,惊慌恐惧以乱其心,时至自然分娩。
滑胎之法,惟欲其坐草之期易而且速。而难易之由,则在血之盈虚,不在药之滑利。盖血多则润而产必易,血亏则涩而产必难。故未产之前,但当培养气血而预为之地,如、、、、即皆滑胎之要药。若不知此,而过用滑利等药,或产期未近,无火无滞而妄用清火行气之剂,多致血亏气陷,反为临期大害。若果肥盛气实者,则,保生皆可择用。
水二钟,煎七分服。
滑胎煎
当归 熟地黄(各三钱) 山药(姜汁炒) 杜仲(炒,各二钱) 枳壳(面炒) 川芎(各七分)
水煎,食前温服。
气体虚弱,加人参、白术(蜜炙)各二钱;便实多滞,加牛膝(一钱)
人参(随宜) 熟地黄(随宜) 当归(二钱) 白术(蜜炙) 炙甘草(各一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
当归 熟地黄 白芍 山药(姜汁炒) 枸杞子(各二钱) 炙甘草(一钱)
水煎,食远温服。
人参 白术(蜜炙) 茯苓 熟地黄 当归 白芍 川芎 炙甘草(各一钱)
姜枣为引,水煎服。
大腹皮 川芎 白芍 陈皮 苏叶 当归(各一钱) 人参 炙甘草(各五分) 姜(三片)
水煎服。(一方有香附,无人参)
当归 川芎 白芍 乳香(去油研) 枳壳(麸炒) 南木香 血余(各等分)
水煎服。
催生之药,原因妇人难产不得已而用之也。若平素易产者,时至自生,不必服药。如必欲服,求其快便,须待产妇腹痛必至腰痛已甚,方是欲产之候,始可用药。顺势推之,自当立下。若只腹痛未甚,儿身尚未欲生,切不可早服催生之药,强其速生,使儿身不能转胞,则横生倒产,必不免矣。是故生无可催也。所谓催生者,不过助其气血而利导之耳。然必待临产腹痛已甚,方可用少加肉桂(五七分),为最稳最妙,或经日久产母困倦难生,俱宜服滑胎煎,以助其气血使之速生。若气虚无力艰于传送者,必用接济其力,皆为催生要法。若期未至而妄用行气导血之剂,以为催生,亦犹揠宋人之苗耳!
脱花煎
当归(七八钱或一两) 肉桂 川芎 牛膝(各二钱) 车前子(一钱五分)
水二钟,煎七分,温服。
气虚加人参一二钱;阴虚加熟地黄三五钱。
滑胎煎
当归 熟地黄(各三钱) 山药(姜汁炒) 杜仲(炒,各二钱) 枳壳(麸炒) 川芎(各七分)
水煎,食前温服。
气体弱,加人参、白术(蜜炙)各二钱;便实多滞,加牛膝一钱。
人参(二两,去芦)
水煎浓汁,乘热顿服,频频服之,补接气力。
产妇临盆必须听其自然,不宜催逼。安其神志,不使惊慌,直待瓜熟蒂自落矣。故用稳婆必须择老成忠浓者,预先嘱之,及至临盆,务令从容镇静,不得用手法催逼。世之稳婆催逼有二∶有不知时候,惟恐后时者。有急完,此家复往彼家者。每因勉强试汤分之,掐之,逼之使下,多致小儿头身未顺,而手足先出,或横生或倒产,为害不少。若痛阵未紧,眼无金花,手指中节未跳动,产门谷道未挺迸,切不可令其坐草。又或有生息不顺及双胎未下之类,俱宜稳密安慰,不可令产母闻知,恐惊则气散,愈难生下。又有一等诡诈奸滑稳婆,故作哼讶之声,或轻事重报,以显己能,以图浓谢,以致产妇惊疑,为害不浅。又有狡猾稳婆,意欲害人,私以手指掐破胞衣者,极宜预防。总之全凭自作主将,不可专意听信。盖此辈无书传,无师授,此理毫无所知,往往多执己见,一进门来不问迟早,便令坐草,催其用力,或揉腰,或擦肚,或手入探摸,多致殒命,可不谨哉!
妊妇临月腹痛,或作或止,名曰弄痛,非正产之候。或腹虽痛而腰不甚痛,非正产之候。胎高未陷下者,非正产之候。谷道未挺迸者,非正产之候。水浆未破,血未出者,非正产之候。浆血虽出,而腹不痛,非正产之候。且令稳食安睡,或扶行熟忍,不可坐草。
欲产之妇脉离经(一呼三至),沉细而滑亦同名。夜半觉痛应分诞,来朝午后定知生。
产母临月最戒曲身眠卧,盖产母畏痛,多不肯直身行动,以致胎元转身不顺,儿将到产门被母曲腰遮闭,再转又转闭,则必无力而不能动,必致难产。人见其不动则为死胎,其实因无力非死也。此时任有良方妙药,不能令子有力而动,只要产母心安气和,渐渐调理,可保无虞。又有胞水已下,子忽不动,停一二日,三五日者,调治之外,切戒惊恐忧惧暴躁,盖惊则神散,忧则气结,暴躁则气不顺,血必妄行,多至昏闷,知此善调,自然无患。
产妇临产时须要调养心神,爱惜气力。若能上床闭目安睡片时最妙,若不能睡临时起身或扶人缓行,或倚桌站立。
痛若稍缓,又上床安睡,总以睡为第一妙法。但睡则宜正身仰卧,使腹中宽舒,小儿易于转动。盖母坐立则儿倒悬,母睡则子亦睡,转身更不费力。故宜安眠稳食,不可曲身乱动。
产妇腹痛未甚,且须宽心安卧,或扶令行动,以便儿身舒转。如腰腹痛甚有产之兆,即当正身仰卧,或起坐舒伸。务令安静从容,极力忍耐,待儿转身向下,其产必顺,而且易。最不宜预为惊扰入手,以致产妇气怯,胞破浆干使儿转身不易,则必有难产之患。若忍到没奈何时候,儿自脱,然而下。从未闻有私胎而难产者,惟能忍痛故也。
产妇初觉欲生,便须惜力安神加意调养,不可妄用气力者,恐临产乏气乏力也。若儿方转身而用力太早,则每致横生逆产。直待儿身转正,顺抵产门,一逼自下。若时候未到,用力徒然。
产妇将产时,最宜养神、惜力、安睡为主,切不可轻易临盆。盖儿在母腹要听其慢慢转身寻到产门,头向下脚向上倒悬而出,若果当其时小儿自会钻出。不必过于用力,过于着急。即或太慢过时,不过落在裤中,生在床上而已,有何大碍?此临产之至要,千古不易之常道也。
富贵之家过于安逸者,每多气血壅滞,常致胎元不能转动。此无未产之先,亦须常为运动,庶使气血流畅,胎易转动则产亦易矣。是所当预为留意者。
产妇临月不可占卜问神,如巫觋之徒哄吓谋利,妄言凶险祷神只保产妇,闻之必生疑惧。心有疑惧则气结血滞而不顺,多至难产,所宜戒也。
少妇初产交骨不开,或因临盆太早,用力催逼,儿横腹内,诸药无效者,宜神柞饮(亦治一切难产)。
又有破胞已久,胞浆沥尽,产门风进,产路干涩而难产者,宜。又有中年妇女生育过多,气血而虚难产者,宜脱花煎。又有血先下,或胞浆先下,子逆上冲者,宜,或单用黄葵子七十粒(炒,研末)调下。
若统治一切难产而有效者,如、、油、、、归 汤皆可择用。又有胞水先破不即产,甚至延及二三日,四五日者,宜用鱼胶五钱( ,存性研)酒调下,或用冬葵子三钱(炒)煎服。
神柞饮
生柞枝(洗锉) 益母草(各一两) 川芎(五钱) 当归(五钱) 人参(三分)
水二钟,煎一钟,温服。
上共煎数沸,入童便一杯服。
脱花煎
川芎(二钱) 当归(七钱) 肉桂(一钱) 牛膝(二钱) 车前子(一钱五分)
水二钟,煎八分,热服,再饮酒数杯(更妙)。
水煎服。
加味
当归(一两) 血余(即壮妇头发,如鸡子大一团洗净,瓦上炙存性) 川芎(七钱) 龟板(一个,酥炙)
水煎服。约人行五里许即生。
当归(五钱) 川芎(三钱)
水七分,酒三分,同煎七分服。
蜂蜜 麻油 童便(各一钟)
共煎温服。
阿胶(二两,炒珠) (一钟)
水二碗煮豆令熟,去豆,入胶化服,每服半钟,不过三服即出。
胜
兔毫笔(即败笔头一枝,烧灰存性研) 生藕汁(一钟)
共调匀服。
若虚弱及素有冷疾者,即以银器盛之,隔水炖,温服。
归 汤
当归(一两) 黄 (五钱) 川芎(三钱) 益母草(二钱) 枳壳(麸炒,一钱)
水一钟半,煎七分服。
横产者,以儿方转身,产母用力太早,以致儿身未顺,而先露手臂,名曰觅盐生。但见儿手略有出意,即令产母宽心仰卧,轻轻送入弗令多出。盖出少则易入,未久则易入,如出多而久难入。略以盐半分涂儿手心,以麻油抹儿满手,轻轻推入,或以手指轻轻抓儿手心亦可,切不可用刀截断,仍待儿身转正即生。
倒产者,因儿未及转身,产母努力一逼,致令儿先露足,名曰踏盐生。亦令产母宽心仰卧,轻轻扶入,若未得入,略以盐半分涂儿足心,或以手指轻轻抓儿足心,仍以麻油抹儿满足,轻轻推入,静候转正即生。
坐产者,因儿将产,其母疲倦久坐椅褥,抵其生路不能正生,而先露臀。须用手巾一条拴系高处,令产母以手攀之,轻轻屈足舒伸,以开生路,儿即顺生。
偏产者,因儿未顺生路,产母努力一逼,儿头偏柱边傍,虽若露顶实额角也。亦令产母正身仰卧,稳婆轻手扶正头顶即生。若儿头后骨偏柱谷道傍边,令稳婆以绵衣烘热裹手,急向谷道外傍轻轻托上,或用膝头抵住,令儿头正即生。
伤产者,怀胎未足月有所伤动,以致脐腹疼痛,忽然欲产。或妄服催生之药,逼儿速生;或仓皇用力太早,浆水先下,皆不能无伤,慎之可也。
临产服药催生,切忌兔脑鼠肾二丸,及。盖兔鼠二丸大耗气而兼损血,大破血而兼损气。产时百脉,气血虚亏。服此耗气破血之药,一令毛窍开张,招风入内,祸不可言。一令产后大坏血虚发热,遗患无穷。按此三方,古今称为神灵奇宝者,尚然如此,其他可知。
如必须服药,若、佛手散二方用之不尽矣。盖产时全要血足,血足如舟之得水,何患不行。二方大用芎归使宿血顿去,新血骤生。药品随地皆有,且使身体壮健,产后无病,真正有益无损。此皆先贤洞达阴阳之理,制此神方以利后人。临产者,当共宝之。
加味
当归(一两) 川芎(七钱) 血余(即壮盛妇人头发洗净,瓦上焙,存性,七钱) 龟板(七钱,酥炙)
水煎服,约人行五里许即生。
佛手散
当归(五钱) 川芎(三钱)
水七分,酒三分,煎七分,服。
初产时最忌追问是男是女,恐因言语而泄气,或以爱憎而动气,皆易致病。倘连胎生女,此亦人事之常。
凡为翁姑与丈夫者,只宜宽言安慰,切不可咨嗟叹息,使妇抱怨致病伤生。若因所生是女而或弃,或溺者,定得绝嗣之报,须修德以俟之。
临产去血太多昏不知人,产下即死者,名曰血晕。宜芎归汤。若产后虚脱,面白、眼闭、口开、手冷、六脉细微,急用人参一两,水煎浓汤灌之,迟则无及矣。若火盛血逆而昏晕者,宜。如不醒,以和醋灌之。仍不醒,急掐人中,提顶心头发,姜汁和童便灌之;或荆芥穗二钱研末,童便调灌。若失血过多,虚热太甚,目暗神昏,手足厥冷者,宜。若才产忽然噤口,语言颠倒,如见鬼神,此败血攻心也,宜。若猝时昏晕,药不及煎,宜烧铁秤锤令赤,用器盛至床前,以醋沃之,令酸气入鼻即醒,或以热醋稍含之即愈。
芎归汤
川芎(三钱) 当归(三五钱)
水煎服。
共为末,每服二钱,或水煎服。
参归汤
川芎 当归 人参(各一钱) 干姜 肉桂(各五分)
水煎服。若汗多加黄 。
山药(姜汁炒) 远志肉(制) 茯苓 茯神(各一两) 人参 桔梗 甘草(各五钱) 辰砂(另研,水飞,三钱) 木香(二钱五分,另研) 麝香(一钱,另研)
为细末,每服二钱,酒下。
交骨不开乃元气虚弱,胎前失于调养,以致气血不能运达而然也。急令安睡。内服加味芎归汤(方见前临产服药条中),外以麻油调末,涂其产门即开。
儿出胎时,稳婆宜以两手轻抱产母胸前,产母自己亦宜以两手紧抱肚脐,令胞衣下坠。如胞衣不下,亦是临盆太早之故。盖正产时骨节开张,壮者数日而合,怯者弥月而合。今不待其开而强出之,故胎出骨眼随闭,以致胞出不及耳。宜用佛手(方见前难产条中),加牛膝、瞿麦(各二钱),滑石(一钱),水煎服。若败血流入胞中,胞即胀大,不得下,治之稍缓,胀满腹中,上冲心胸,疼痛喘急,宜急断脐带,使血不入胞中,免致胀满。
但脐带极脆,要细心拿定。先用软绢或粗麻线系住脐带,又将脐带双折再系一道,以秤锤坠之,防其缩入,然后剪断。过三五日自痿缩干小而下。不可乱服药,乱动手。若血流入胞衣,血胀不下,治之少缓,必致胀满。以次上冲心胸疼痛喘急者,宜服。若气血虚弱,不能传达而不下者,产母但觉乏力,别无胀痛,宜加味芎归汤(方见前难产条中)。若腹痛手按稍缓是虚痛也。宜保生统治。胞衣不下,将产母头发吊起,急以发梢探喉中,一呕即下。
延胡索(五钱) 牛膝 全当归(各三钱)
水煎服。
保生无忧散
当归(酒浸) 枳壳(盐炒) 川芎 木香 白芍 炙甘草(各一钱半) 血余炭(另研) 乳香(另研,各五分)
水煎,入血余炭、乳香二末服。
产门不闭乃气血大虚不能收摄也。宜加五味子。或痛而觉热,宜。或忧思伤脾而血热者,宜。若暴怒伤肝而动火者,宜。
十全
人参 白术(蜜炙) 茯苓 黄 (蜜炙) 当归 熟地黄 白芍 川芎(各一钱) 肉桂 炙甘草(各五分)姜(三片) 枣(二枚)
水煎服。
加味
当归 白芍 白术(蜜炙) 茯神 甘草 柴胡 丹皮 栀子(炒,各七分) 姜(三片)
水煎服。
加味
人参 黄 白术(蜜炙) 茯苓 酸枣仁(各二钱) 远志(制) 当归 柴胡 栀子(炒,各一钱)木香 炙甘草(各五分) 龙眼肉(七枚)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服。
龙胆草(酒炒) 人参 天冬(去心) 麦冬(去心) 甘草 黄连(炒) 栀子(炒) 知母(各五分)黄芩(七分) 柴胡(一钱) 五味子(三分)
水煎,温服。
乳汁乃冲任气血所化,故下则为经,上则为乳。产后饮食最宜清淡,不可过咸,盖盐止血少乳且发嗽。若气血虚而乳少者,或产时去血太多,或产前有病,以及贫苦之妇,仆婢下人,产后失于调理,血脉枯槁。或年至四十气血渐衰,往往无乳,急服。虚者,补之也。若乳将至而未能过畅者,宜。滞者,通之也。若肥胖妇人痰气壅滞,乳滞不来者,宜。壅者,行之也。或用赤小豆煮粥食之即通。若乳少无以乳儿,以致母子俱瘦,饮食减少,宜参术。
通脉汤
黄 (生用一两) 当归(五钱) 白芷(一钱) 通草(二钱,上用) 七星猪蹄(一对)
煮汤,吹去浮油,煎药服之,服后覆面睡卧即有乳。如未效,再服一剂。
若新产者无乳者,水酒各半煎服。不用猪蹄;若年少力壮,体素强健者,宜加红花三分,以消恶露。
当归 黄 (生用) 通草(各二钱) 穿山甲(炒研) 瞿麦(各一钱五分) 王不留行(一钱五分)七星猪蹄(一对)
煮汁一碗,入酒一杯煎服(以木梳于乳上梳之)。
上为末,酒调服二钱。
参术地
人参 熟地黄 白术(蜜炙,各二钱) 当归 川芎 黄 麦冬(去心) 茯苓(各一钱) 炙甘草(五分)五味子(十五粒) 陈皮(四分)
上加大枣二枚,水二钟,煎一钟服。
产后乳自出,乃阳明胃气之不固,当分有火无火而治之。若无火而泄不止,由气虚也。宜八珍汤(方见前滑胎条中)、十全大(方见前产门不闭条中)。若阳明血热而溢者,宜,或加栀子。若肝经怒火上冲,乳胀而溢者,宜。若乳多胀痛而溢者,宜温帛熨而散之。若未产而乳自出者,以胎元薄弱,滋溉不全而溢也,谓之乳泣,生子多不育。
生地黄 熟地黄 白芍(各二钱) 山药(姜汁炒) 川续断 黄芩 黄柏(各一钱五分) 生甘草(一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
如小水多热,或兼怒火动血者,加栀子(炒黑)一钱。夜热身热,加地骨皮一钱五分。肺热多汗,加麦冬(去心)、酸枣仁各一钱。血热甚者,加黄连一钱五分。血虚血滞筋骨疼痛,加当归二三钱。气滞而痛,去熟地黄,加陈皮、青皮、丹皮、香附之类。血脱血滑及便血久不止者,加地榆一钱或乌梅一个。少壮强盛者,不必用熟地黄、山药。肢节筋骨疼痛,或肿胀者,加秦艽、丹皮各一二钱。
加减
生地黄 白芍 麦冬(去心,各二钱) 熟地黄(三五钱) 炙甘草(五七分) 知母 地骨皮(各二钱)
水煎温服。如躁烦热甚便结者,加石膏二钱;小儿热涩者,加栀子一二钱;火浮于上者,加泽泻一二钱,或黄芩一钱;血躁血少者,加当归一二钱。
人参 白术(蜜炙) 茯苓(各二钱) 炙甘草(一钱) 姜(三片) 枣(二枚)
水煎服。
乳痈属胆胃二腑热毒瓦斯血壅滞,故初起肿痛发于肌表,肉色 赤。其人表热,或憎寒壮热,头痛烦渴,宜栝蒌。若初起结块,宜。外用活鲫鱼一尾捣烂,和腊月饴糖糟一小团研细调敷,肿消即下。如未消再敷。一法以远志去心取肉,米泔浸炒为末,每服三钱,酒一钟之。渣敷患处。若脓出寒热如疟,宜。若脓出虚弱,宜参 。
栝蒌
栝蒌(一个捣烂) 金银花 当归 生甘草(各五钱) 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各一钱)
水煎,入酒半钟服。
人参 白术(蜜炙) 生地黄(各二钱) 黄 银花 茯苓(各一钱) 连翘(去心,四分) 青皮(三分)白芷(五分) 乌梅(一枚) 大枣(一枚)
水煎服。
参 银花汤
人参 黄 白术(蜜炙) 熟地黄(各二钱) 银花 当归(各三钱) 茯苓 川芎(各八分)甘草(五分)
水煎服。
产后舌出不能收,以朱砂研极细末,敷其舌。仍令作产子之状,令两人扶之,乃于壁外潜拾破缸、破罐掷地作碎声,令妇惊闻其声,舌即收入。
产后两乳忽长细如肠,垂过小腹,痛不可忍,名曰乳悬。用川芎、当归各一斤,以半斤锉细末入瓦器内,水煎频服。复以半斤切片于房内烧烟,令妇鼻吸此烟。如未愈再制一料。更以蓖麻子一粒去壳取肉,研碎,涂其顶心即愈,急宜洗去。
临产用力太过,以致脬膜有伤,产户垂出肉线一条长三四尺,牵引心腹痛不可忍,以手微动则痛欲绝。宜用生姜三斤连皮捣烂,入麻油二斤拌匀炒熟,以油干为度。先以熟绢五尺折作数层,令妇人轻轻盛起肉线,使之屈曲盘旋纳入产户,再以绢袋盛姜,就近熏之,冷则再换,一日夜收入大半,二日收尽。但肉线切不可断,断则不治矣。
产后肠痒难忍者,或以平日所用针线袋,或以箭竿及簇置所卧褥下,勿令产母及他人知之,其痒自止。
产后恶露不下,腹痛连腰,往来寒热,此因腹有宿冷,或感新寒,以致败血壅滞不行。惟(方见上儿枕痛)最妙,佛手散(方见前难产)亦可。若恶露淋沥不绝,因腹中恶血未尽也。治宜仿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