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胀(与喘参看)

《医学入门》在线阅读中医综合书籍在线阅读

鼓胀虚软实则坚,

鼓胀,中空外坚,有似于鼓。又曰∶蛊者,若虫侵蚀之义。虚胀,阴寒为邪,吐利不食,时胀时减,按之则陷而软;实胀,阳热为邪,身热咽干,常胀内痛,按之不陷而硬。大概肥人气虚多寒湿,瘦人血虚多湿热。

都缘脾湿少运布;

脾居中,能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今内伤、外感,脾阴受伤,痰饮结聚,饮食之精华,不能敷布上归于肺,下注膀胱,故浊气在下,化为血瘀,郁久为热,热化成湿,湿热相搏,遂成鼓胀。或在脏腑之外,或在荣卫之分,或在胸胁,或在皮肤,虽各脏腑见证,亦总归于脾也。

烦喘呕泻腰胁疼,胃痛癃闭小腹坠。

心胀烦心,肝胀胁痛,脾胀善呕哕,肺胀咳喘,肾胀腰痛,胃胀胃脘痛,大肠胀肠鸣飧泄,小肠胀小腹引腰痛,膀胱胀小便癃闭,三焦胀气满皮肤,胆胀口苦

外感寒郁为里邪,

外感风寒,传至阳明里分,大实大满者,。古云∶下之胀已者是也。寻常感风胀者,加苍术,或升麻;感寒胀者,加槟榔枳壳干姜;风寒两感胀者,;暑胀,二便不利者,加、枳壳、;二便利者,;湿胀,腰重或呕者,;泻者,。

内伤气滞闭且利;

七情郁塞气道,升降失常,腹胀大而四肢多瘦,、、四炒。

因怒伤肝胜脾者,痞满喘急,,甚者,虚者;因怒伤肝乘肺传大肠者,腹鸣气走有声,二便或闭或溏,加苏子大腹皮木香草果浓朴枳实,便闭者,、;忧思气郁者,、、、;恐伤肾,精气怯却不上升,而下焦胀者,加木香槟榔、故纸。

食胀有热亦有寒,

因食肉果菜不化,曰食胀。初起多寒湿,自利不食者,加山楂麦芽,或加香附砂仁。甚者,加丁香,或浓朴、二味煎服。久则湿热乘脾,大便干燥者,。伤肉者,黄连阿魏等分,醋浸蒸饼为丸,或,用香附山楂煎汤下;伤杂果者,古,或探吐;膏粱浓味,大便闭者,加桂,或;积热者,;虚者,、。

谷胀痞满心如醋。

因谷食不化,曰谷胀。朝阳盛能食,暮阳衰不能食者,大、。

湿热者,古、清膈,俱谷芽煎汤下,或单鸡醴散最妙。

虫积善食 不眠,

虫积胀,腹痛,善吃茶盐之物,、。小儿,;大人,虚者,木香、、。积块 瘕,心腹坚硬,咳嗽不眠者,广术、、。轻者。、龟甲丸。

水胀漉漉血便瘀;

因停水饮,茶酒不散,曰水胀。肠中漉漉有声,怔忡喘息,加桔梗、槟榔,。酒胀,。瘀血胀,便黑,多跌扑及产后所致,人参、。

一般中满证稍轻,

俗云倒饱。有气虚者,加黄 、浓朴、木香;食积,加山楂、麦芽;挟湿热,加黄连青皮白芍、木香。清气陷者,。有血虚者,加白术木通、浓朴;挟湿热,加芩、连。有食滞者,加山楂、麦芽,或。凡虚胀及久病疟、痢胀者,俱根据此分气血调治。

补中行湿法相共。

凡胀初起是气,久则成水,治比水肿更难。盖水肿饮食如常,鼓胀饮食不及常,病根深固,必三五年而后成。治肿惟补中行湿足矣,治胀必补中行湿,兼以消积,更断盐酱、音乐、妄想,不责速效,乃可万全。若单腹肿大,而四肢极瘦者,名蜘蛛蛊,古方虽有去地黄,倍参、术,加黄连、浓朴及,诸蛊,蛤蟆煮肚法,然此皆脾气虚极,本经自病,更无相生相制,乃真脏病也,不治。补中六去甘草,加大腹皮、浓朴为君;佐以泽泻利湿;黄芩麦门冬制肝。朝宽暮急为血虚,去参合;朝急暮宽为气虚,倍参、术、朝暮皆急,血气俱虚,合。肥人多湿,合;瘦人多火,加香附、黄连。寒,加附子、浓朴;热,加大黄。食胀,加砂仁神曲;痰胀,倍半夏,加槟榔、猪苓。瘀血,加桃仁五灵脂积聚坚硬,加三棱莪术。大怒,加芦荟山栀气胀及虫积,加木香、槟榔;气下陷,加升麻柴胡。凡议下,须脉实人盛,按之坚者,先与补药,次略疏导,后又补之,否则徒快一时,其胀愈甚。经云∶脏寒生胀。寒胀恒多,热胀恒少。通用、古、宽中、、单鸡醴散、、外敷神膏。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入门》.chm chm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医学入门》相关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