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术前准备
1.根据皮瓣蒂部设计需要,术前用多普勒血流仪探测滑车上动脉、内眦动脉、眶上动脉和颞浅动脉的行径,标记于体表。
3.口周、额部常规备皮,或剃光头。
4.在侧胸或腹部作全皮游离移植的准备。
5.必要时准备切取肋软骨。
12 手术步骤
12.1 1.设计
根据拟吻合血管的侧别选择供区。如以左侧颌外动脉为受区血管,则以左前臂作供区为宜。在前臂第二腕横纹以上设计横行的三叶状皮瓣,使皮瓣的纵轴与桡血管垂直,并使两侧叶之基底部超出血管走行的体表投影约1cm,以免在形成鼻翼时折叠、压迫或缝合损伤血管。三叶瓣部分以设计在桡侧为宜。血管蒂长以10~12cm为宜(图10.13.2.3-2)。
12.2 2.切取皮瓣
12.3 3.形成鼻腔衬里
以内眦平面为弧顶,沿两侧鼻面沟切开鼻孔周围组织,向心性翻瓣到相当于犁状孔骨质边缘处。不可将软组织缺损的边缘分离过多,以免切断皮瓣的血供。在鼻中隔比较完整、无低陷性缺损的病人,可沿中线剖开鼻中隔黏膜,向两侧稍做剥离,形成创面。再沿下翻的皮瓣中线上做同样的纵切口,只切开皮肤,将两侧的皮缘分别与两侧的鼻中隔黏膜创缘间断缝合,分隔左右鼻腔(图10.13.2.3-3)。在有鼻中隔缺损的病人,可以因材施术,利用鼻小柱或鼻小柱基部残面做成以创缘为蒂的小舌形瓣,上翻后与从上向下翻起的鼻背皮瓣缝合,其创面向外,以便接纳额瓣的中叶,形成鼻小柱。
12.4 4.解剖受区血管
在左侧颌下区,以嚼肌前缘为中心做4cm长的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常规解剖颌外动脉和面前静脉,游离出足够长度,用橡皮片标志,并用浸有2%利多卡因的纱布贴敷,保护备用。注意保护面神经下颌缘支。
12.5 5.形成皮下隧道
经颌下切口的颈阔肌浅面向鼻翼创缘做潜行分离,形成1指宽的隧道,穿入1条纱布压迫止血(图10.13.2.3-4)。
12.6 6.转移皮瓣
将供区皮瓣的桡动、静脉和头静脉分别结扎切断,离体后转移到受区,借隧道内的纱布条将血管蒂引出至颌下区,皮瓣边缘与鼻腔创缘做暂时缝合固定(图10.13.2.3-5)。在颌下区,血管蒂经过颈阔肌表面,应在相应部位纵行切开颈阔肌,使血管蒂断端就位到颌下创口内,以防止颈阔肌断面卡压血管蒂和影响血管吻合。
12.7 7.吻合血管
12.8 8.按前额皮瓣全鼻再造术的方法缝合成形及包扎固定。
12.9 9.植入支撑物
如鼻腔创面能够严密关闭,则可同期植入新鲜自体肋软骨以支撑鼻背,否则应在二期手术时按隆鼻术植入支撑物,时间以术后3个月为宜。
12.10 10.关闭颌下区切口
分层缝合颌下区切口,放置橡皮引流片。
12.11 11.关闭供区创面
13 术中注意要点
1.前臂区皮肤以桡侧较厚,用于塑形鼻尖较好,故皮瓣的三叶状部分放在桡侧为佳。
2.皮瓣的血管蒂方向与鼻的长轴垂直;用做塑形鼻尖的1针贯穿褥式缝合,不可结扎过紧;一期植入的支撑物也不可过高,以免卡压血管蒂,引起血循障碍。
3.血管蒂放置要避免扭曲,血管吻合要按显微外科原则进行,接通血管后应常规观察1h。最后缝合颌下区切口也是为方便最后检查,万一发生早期血栓,可立即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