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荔枝
2.1 拼音名
Yě Lì Zhī
2.2 别名
2.3 来源
山茱萸科狭叶四照花Cornus kousa Hance var. angustata Chun (Dendronbenthamia angustata (Chun)Fang),以花、叶入药。
2.4 生境分布
云南。
2.5 性味
涩,平。
2.6 功能主治
2.7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2.8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野荔枝
3.1 出处
出自《红河中草药》
3.2 拼音名
Yě Lì Zhī
3.3 英文名
Flower of Narrowleaf Dogwood
3.4 别名
山荔枝
3.5 来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ndrobenthamia angustata (Chun) Fang [D.hupehensis Fng; Cornus kousa Hance var. an- gutstata Chun]
采收和储藏:6-7月采摘开放之花朵,干燥;叶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3.6 原形态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4-12m。嫩枝被毛,灰绿以。叶对生;叶柄长8-12mm;嫩时被细毛,老后近于无毛;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上面嫩时被柔毛,老则无毛,下面密被紧贴白色柔毛;侧脉3-4对。头状花序近球形,约由55-80朵花聚集而成,直径约1cm,具4枚白色花瓣状总苞片;总苞片长狼形或倒卵形,长25-32mm,宽11-22mm;花萼筒状,密被粗毛,4裂;花瓣4,雄蕊4,较花瓣短;花盘环状,略有4浅裂;子房下位。果序球形,成熟时红色,被白色细伏毛。总果柄纤细,长6-10.5cm。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3.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40-1400m的混交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广西等地。
3.8 性味
味涩;苦;性平
3.9 功能主治
3.10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
3.11 附方
①治外伤出血:鲜野荔枝叶捣敷,或干叶及花研末外敷。②治痢疾:干野荔枝花、叶三至五钱,水煎服。③治骨折:鲜野荔枝花、叶配藤子杜仲 、大接骨丹等,捣敷。
3.12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