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阴阳学说
yáng qì
yangqi[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yang qi[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阳气(yang qi[1])与阴气相对[2]。泛指事物的两个相反相成的对立面之一[2]。事物及运动中具有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轻清的、功能性的等具有阳属性的一面即为阳气[2]。如就机能与物质来说,阳气指机能;就脏腑功能来说,则六腑之气为阳气;就营卫之气来说,则卫气为阳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强的、轻清的为阳气[2]。余可类推[2]。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阳气者,一曰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