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急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急性肾衰,本病并不是一个独立疾病,而是由肾脏疾病或肾外因素所致的肾脏功能急剧减退,甚至完全丧失所造成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以显著的氮质血症、水电解质紊乱和酸堿平衡失调,形成急性发作的尿量显著减少或无尿,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改变。 本症可由多种病因所致,小儿各年龄阶段常见病因不一。新生儿期以围产期缺氧、败血症、严重溶血或出血多见;婴幼儿期以腹泻、脱水、感染、先天泌尿系畸形引起者多见;儿童则多见于各种类型的肾炎、中毒及休克。本症为儿科危重病症之一,病死率高,但近年由于对本病病理生理认识提高以及综合治疗(包括血液透析),病死率有所下降
3 临床表现
1.急性发病,有肾前、肾实质及肾后等原发疾病的表现,发作迅速。
2.无尿或少尿,24小时尿量〈250ml/M2或1小时尿量〈10ml/M2或0.5ml/kg/h为少尿;24小时〈50ml为无尿。部分患者可无少尿甚至尿量增多。
3.氮质血症及酸中毒表现:乏力、精神淡漠、嗜睡、烦躁、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呼吸深长,严重者出现贫血、呃逆、口腔溃疡、消化道溃疡或出血、抽搐、昏迷和尿毒症心包炎等。
4.血压增高:学龄儿童〉18.6/12Kpa(140/90mmHg),学龄前儿童〉16.0/10.7Kpa(120/80mmHg),患儿有头痛、眩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甚至抽搐、昏迷等。
5.肺水肿及心力衰竭表现:呼吸困难,紫绀、心率加快、心脏增大、心音低钝、两肺有细湿罗音,脑水肿可有意识障碍、昏迷、惊厥等。
4 诊断依据
1.根据尿量,凡符合临床症状所述少尿期的少尿或无尿标准者,在排除尿潴留后即考虑急性肾衰。临床上如少尿甚至尿量增多但血尿素氮持续上升和具有其他肾衰的临床表现及生化改变者则为非少尿型急性肾衰。
2.具有临床各期的表现。
3.尿比重低而固定于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