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肠过敏性紫癜
肾脏累及时多为肾小球局灶性病变,轻重不一,荧光显微镜可见肾小球血管基底膜上有大量纤维蛋白、补体和抗体(主要是IgA)沉着,病情严重时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可出现灶性坏死,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和空泡形成等。诊断检查诊断根据发病前的前驱症状,随之出现典型的皮肤紫癜及腹部症状,一般不难诊断本病。
-
足跟压力性疼痛性丘疹
Shelley等指出本病的发生是外来压力下,足跟皮下脂肪进入真皮形成脂肪疝,而挤出的脂肪组织因其血管、神经受压导致缺氧而引起疼痛,这在病理上已得到了证明。有触痛和自发痛,久站、行路久时疼痛加剧,足跟部解除承受压力后丘疹和疼痛也消失。③典型的疼痛性丘疹呈黄豆大半球形突出,表面呈皮肤色,数目较少;
-
乏特氏(Vater)壶腹周围癌
概述:乏特氏壶腹周围癌,系指乏特氏壶腹、胆总管下端、胰管开口处、十二指肠乳头及其附近的十二指肠粘膜等处的癌肿。但多不如胰头癌严重。三、鉴别诊断由于本病有上腹闷胀不适,黄疸,有时并发胆道感染、血清淀粉酶升高,可误诊为胆管结石,但根据反复发作史,夏科氏三联征、波动性黄疸,影像学检查可加以区别。
-
寒冷性多形红斑
本病属中医学血瘀范畴,多为卫阳不足,腠理不固,寒湿之邪侵袭肌表,致营卫不和,血行不畅而瘀结。寒冷性多形红斑皮损是数目略多、散在的水肿性丘疹或中央有水疱的水肿性紫红斑,消退后并存的一般冻疮仍然存在。③赛庚啶(每晚服4mg)并用利舍平(每次0.125mg,每日2次)。⑥中药二甘汤外治,即以甘遂和甘草各9g,加水1500~
-
多形性渗出性红斑
有人将灭活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注射到皮内,出现多形性渗出性红斑,因而认为本病可能与过敏机制有关。瘀斑和脑脊液涂片可发现脑膜炎双球菌。3.白塞病以口腔黏膜疼痛性溃疡,伴有前房积脓的虹膜炎、阴部溃疡、关节炎、结节性红斑、血栓性静脉炎为主要特征,无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渗出性皮损及水疱,皮损也无对称分布特征。
-
锂肾病
3.急性肾功能衰竭人和动物急性锂中毒均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其机制涉及小管细胞变性和坏死。诊断检查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活检及长期接受锂剂治疗的病史即可确诊本病。在锂中毒的兔肾也可见这一特征病变,但在肾小管细胞不含糖原的大鼠,锂中毒时无前述于远端小管和集合管的特征性急性糖原堆积现象。
-
皮下急性蜂窝织炎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疾病概述:急性蜂窝织炎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感染,多与皮肤、黏膜受伤或有其他病变有关。新生儿皮下坏疽病变多在背、臀部等经常受压处,皮肤坏死时呈灰褐色或黑色,并可破溃。(2)新生儿皮下坏疽新生儿的皮肤柔嫩,护理疏忽致皮肤沾污、擦伤等,金黄葡萄球菌等侵入皮下组织就会造成本病。
-
胰腺多肽瘤
1.本病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腹痛、体重减轻、腹泻、肝肿大、腹部肿块、皮肤红斑、腹水等,这些表现与肿瘤的恶变、压迫和转移有关。于是,就又作经皮肝穿刺肝静脉置管和选择性脾动脉置管,并从脾动脉注射激发剂10%葡萄糖酸钙5ml,分别在注药前和注药后30、60、90、120、180秒钟时从肝静脉抽血,测定胰高血糖素和胰多肽含量。
-
壶腹周围癌
概述:壶腹周围癌(vaterampullacarcinoma,VPC)系指乏特氏壶腹、胆总管下端、胰管开口处、十二指肠乳头及其附近的十二指肠黏膜等处的癌肿。壶腹周围癌的5年治愈率达40%~肿瘤大体标本呈息肉型或结节型、肿块型或溃疡型。CT、MRI检查:CT、MRI检查对鉴别胰头癌有意义,有助于本病诊断,可显示肿瘤的位置与 廓。
-
VPC
概述:壶腹周围癌(vaterampullacarcinoma,VPC)系指乏特氏壶腹、胆总管下端、胰管开口处、十二指肠乳头及其附近的十二指肠黏膜等处的癌肿。壶腹周围癌的5年治愈率达40%~肿瘤大体标本呈息肉型或结节型、肿块型或溃疡型。CT、MRI检查:CT、MRI检查对鉴别胰头癌有意义,有助于本病诊断,可显示肿瘤的位置与 廓。
-
法特壶腹癌
概述:壶腹周围癌(vaterampullacarcinoma,VPC)系指乏特氏壶腹、胆总管下端、胰管开口处、十二指肠乳头及其附近的十二指肠黏膜等处的癌肿。壶腹周围癌的5年治愈率达40%~肿瘤大体标本呈息肉型或结节型、肿块型或溃疡型。CT、MRI检查:CT、MRI检查对鉴别胰头癌有意义,有助于本病诊断,可显示肿瘤的位置与 廓。
-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疾病科属眼科疾病概述本病是以中心视力减退,伴视物变形、变小、变色而外眼端好的常见眼病。头重胸闷,为湿热上扰;方药1、主方:丹栀逍遥散加减(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处方:牡丹皮12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茺蔚子12克,毛冬青15克,香附10克,车前子10克。
-
罗阿丝虫病
本病潜伏期约1年,以后可单独出现或同时出现皮肤及眼部症状与体征。70mm,宽0.5mm,常寄居于皮下与眼结膜下,可存活15年之久。当中间宿主斑虻叮咬人体吸血时,微丝蚴可被吸入,约经7天在斑虻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当虻再次吸血时,感染期幼虫即自喙逸出至人体皮肤上,经吸血创口而侵入人体,在人体内约经1年发育成熟。
-
阿斯匹林不耐受三联症
30%有鼻息肉(Molone,1977),如发现鼻息肉则应高度怀疑本病。LTS在呼吸道规程可导致局部粘膜水肿,并使嗜酸细胞大量浸润,后者释放的细胞毒物质(主要为碱性蛋白)不仅可致粘膜上皮损伤使其敏感性增强,还可破坏鼻粘膜小血管壁上的神经支配,使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加剧组织水肿,有助于息肉的形成。
-
总胆管囊肿造口术
手术名称:胆总管囊肿造口术别名:总胆管囊肿造口术分类:小儿外科/胆管疾病的手术/胆总管囊肿手术ICD编码:51.51概述:胆总管囊肿造口术用于胆总管囊肿手术治疗。关于本病的病因认识,目前多数专家倾向于认为胰胆合流异常是本病形成的重要原因。②混合型:胆总管囊性扩张合并肝内胆管单个或多个囊性扩张。
-
网状组织细胞肉芽肿
疾病别名网状组织细胞瘤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网状组织细胞肉芽肿又称网状组织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原发于皮肤的良性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网状组织细胞肉芽肿多被认为是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皮肤型,常见型为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以皮肤粘膜结节性皮损、发热和关节炎等表现为主。
-
产后恶露不绝
疾病科属:妇科疾病概述:产后恶露持续三周以上仍淋沥不断者,称为产后恶露不绝。方药主方:补中益气汤(李杲《脾胃论》)加减处方:北黄芪30克,白术15克,陈皮6克,升麻12克,党参20克,当归头15克,柴胡6克,炙甘草9克,鹿角霜15克,炮姜9克,七叶一枝花15克,益母草30克,水煎服。如兼血热者,加蒲公英、败酱草。
-
胆总管囊肿造口术
手术名称:胆总管囊肿造口术别名:总胆管囊肿造口术分类:小儿外科/胆管疾病的手术/胆总管囊肿手术ICD编码:51.51概述:胆总管囊肿造口术用于胆总管囊肿手术治疗。关于本病的病因认识,目前多数专家倾向于认为胰胆合流异常是本病形成的重要原因。②混合型:胆总管囊性扩张合并肝内胆管单个或多个囊性扩张。
-
总胆管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
手术名称: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别名:总胆管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分类:小儿外科/胆管疾病的手术/胆总管囊肿手术/胆总管囊肿内引流术ICD编码:51.36概述: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用于胆总管囊肿手术治疗。关于本病的病因认识,目前多数专家倾向于认为胰胆合流异常是本病形成的重要原因。
-
EB病毒感染
EB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在人口咽部上皮细胞(包括涎腺上皮细胞)内长期存在,并在上皮细胞内繁殖而释放病毒至唾液内,排毒时限可长达数月。也有作者对1万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性接触的学生的本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性生活的学生,提出性接触可能也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传播途径之一。相关检查:EB病毒抗体
-
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
手术名称: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别名:总胆管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分类:小儿外科/胆管疾病的手术/胆总管囊肿手术/胆总管囊肿内引流术ICD编码:51.36概述: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用于胆总管囊肿手术治疗。关于本病的病因认识,目前多数专家倾向于认为胰胆合流异常是本病形成的重要原因。
-
EBV
EB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在人口咽部上皮细胞(包括涎腺上皮细胞)内长期存在,并在上皮细胞内繁殖而释放病毒至唾液内,排毒时限可长达数月。也有作者对1万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性接触的学生的本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性生活的学生,提出性接触可能也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传播途径之一。相关检查:EB病毒抗体
-
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
概述: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是因肌肉、关节囊及韧带纤维化,引起以全身多个关节僵直为特征的综合症。④由于本病具有术后复发倾向,所以应用肌肉一肌腱移位,替代某些已纤维化或肌力弱的肌肉,可获得肌力平衡,从而改善肢体功能。膝关节伸直畸形比较少见,新生儿期可手法牵拉和支具固定。
-
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以阴茎皮下条索状肿块为特征,组织病理以淋巴管炎为主,也有认为是发生在阴茎的Mondor’s静脉炎。阴茎局部的感染与本病也有一定联系,已发现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衣原体和结核杆菌感染均可引起本病;典型皮损为弯曲隆起的条索状物,似蚯蚓状,长约2cm~
-
天冬氨酰葡萄糖胺尿症
疾病别名天冬氨酰基葡萄糖胺尿疾病代码ICD:E88.8疾病分类风湿免疫科疾病概述天冬氨酰葡萄糖胺尿症是由于体内天冬氨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缺乏而引起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其特征为智力低下,面容粗笨,多发性骨发育不良,周围血液中淋巴细胞内有空泡,无黏多糖尿。本病的组织学改变为内脏组织细胞内有包涵体和空泡。
-
进行性结节性组织细胞瘤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又名进行性结节性组织细胞增生病,是一种血脂蛋白正常的组织细胞性疾病。实验室检查基本上无特殊异常。在纤维增生区,类似皮肤纤维瘤,以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增生为主。偶见胶原束成层或旋涡状排列。另外,本病尚应与播散性黄瘤、发疹性组织细胞瘤、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等鉴别。
-
系统性接触性皮炎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系统性接触性皮炎是当某一变应原致患者过敏后,又发生全身性再暴露(通过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口服、直肠内或阴道内给药等),导致这些化学物质被机体吸收,可出现“系统性接触性皮炎”,这种情况虽然并不常见,但已引起重视。轻度红肿、丘疹、水疱而无渗液时用炉甘石洗剂。
-
乳房纤维腺瘤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肿瘤科疾病概述:乳腺纤维腺瘤是发生于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是乳房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除肿块外,病人常无明显自觉症状。月经周期对肿块的大小并无影响。疾病病因:本病产生的原因是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可能与纤维细胞所含雌激素受体的量或质的异常有关。
-
阑尾腺癌
本病无特殊症状和体征76%的病人是在术中或术后发现,因此有5%病人在发现时已属晚期。预后:Arnold等报道阑尾腺癌术后5年生存率为63%,与右半结肠癌相似,黏膜型预后较结肠型好。相关药品:氟尿嘧啶、卡培他滨、优福定片、叶酸、亚叶酸钙、顺铂、羟喜树碱、喜树碱、伊立替康、丝裂霉素相关检查: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叶酸
-
剥脱性骨软骨炎
概述:多数人认为剥脱性骨软骨炎为外伤骨软骨骨折或反复轻度外伤导致血运障碍,骨软骨坏死脱落所致,也有人提出细菌栓子或脂肪栓塞终末动脉以及家族遗传等有关。2.CT及MRI检查对发现本病早期改变有帮助,尤其是病理改变尚处于软骨层时。对镜下发现的病变可酌情处理,包括取活检、摘出关节内游离体及修整关节面等。
-
分离性骨软骨炎
概述:多数人认为剥脱性骨软骨炎为外伤骨软骨骨折或反复轻度外伤导致血运障碍,骨软骨坏死脱落所致,也有人提出细菌栓子或脂肪栓塞终末动脉以及家族遗传等有关。2.CT及MRI检查对发现本病早期改变有帮助,尤其是病理改变尚处于软骨层时。对镜下发现的病变可酌情处理,包括取活检、摘出关节内游离体及修整关节面等。
-
造影剂肾病
常用的造影剂一般均为高渗性,含碘量高达37%,在体内以原形由肾小球滤过而不被肾小管吸收,脱水时该药在肾内浓度增高,可致肾损害而发生急性肾衰。有急性小管坏死的大多数患者,尿钠排出往往大于40mmol/L,钠排泄分数(FENa)大于1%;如有肾小管细胞骨架结构破坏、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等改变,有助于本病诊断。
-
胰岛细胞类癌
概述:胰岛细胞类癌(Carcinoid)是起源于EC细胞的肿瘤,具有分泌5-羟色胺(5-HT)或5-羟色氨酸(5-HTP)等激素的功能,部分病人在临床上可出现类癌综合征(Carcinoidsyndrome),属于一种低度恶性、生长缓慢的恶性肿瘤。5.眼眶周围水肿、结合膜出血、流泪,多伴随皮肤潮红出现。正常人24小时尿中5-HIAA总量为10.5~
-
老年人主动脉瘤
5.腹部肿物腹部搏动性肿物是腹主动脉瘤最明显的体征,常见于中上腹或脐部,触诊有扩张搏动的特点,并在瘤体部位有时可听到血管性杂音或伴有震颤,则诊断常可确立,但需与正常主动脉的搏动相鉴别,尤其在体形较瘦的女性患者需特别注意。流行病学:近年来,由于诊断本病的水平显著提高,国内外报道逐渐增多。
-
婴幼儿性青光眼
疾病分类:眼科疾病概述:婴幼儿性青光眼是一种胚胎期前房角发育异常,阻碍了房水排出所致的先天性青光眼。本病属遗传性疾病。4、特征性深前房本病常常具有,房角检查可能发现虹膜前位插入,房角隐窝缺失,周边虹膜色素上皮掩蔽房角,或增厚的葡萄膜小梁网。约80%在1岁以内出现症状和体征,其余在1-6岁显示出来。
-
颜面再发性皮炎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颜面再发性皮炎是一种发生于面部的轻度红斑鳞屑性皮肤病,患者主要是中年女性。因此本病可能即是化妆品皮炎或季节性接触性皮炎。除上述外因外,患者的卵巢功能障碍,习惯性便秘,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精神紧张及疲劳,消化功能障碍,维生素B族、维生素C缺乏和贫血等,亦可能为本病发病的因素。
-
季节性接触性皮炎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季节性接触性皮炎是一种季节性反复发作、由花粉引起的一种接触性皮炎,好发于春、秋季节,女性多见。实验室检查:血清总IgE及特异性IgE水平可增高,花粉斑贴试验阳性。中医疗法:本病在急性皮炎期,呈红肿、水疱、糜烂、渗液者,系湿热挟毒之证,应予清热、利湿、解毒,用化斑解毒汤加减。
-
法乐氏四联症
概述:在紫绀型先心病中最常见(占70-75%),为复合性先天性畸形,包括肺动脉口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于缺损的心室间隔上或右位和右心室肥厚四种畸形。其临床表现类似法乐氏四联症,本病尚可与动脉导管未闭,双侧上腔静脉,肺静脉畸形引流,右位心等畸形并存。⑥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浓度均有增高。
-
深部化脓型腺性唇炎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深部化脓型腺性唇炎为唇部深层感染伴有脓肿和瘘管形成。全身症状不明显或伴有轻度的全身症状。疾病病因:本病病因不明。并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或呈肉芽肿改变,有的部位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治疗方案:对单纯型腺性唇炎可局部试用皮质类固醇软膏与内服碘化钾1~
-
萎缩性鼻炎
病因病理病机目前仍然不明。粘膜与骨部血管逐渐发生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海绵状静脉丛炎,血管壁结缔组织增生肥厚,管腔缩小或闭塞,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粘膜、腺体、骨膜及骨质萎缩、纤维化,粘膜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逐渐转化为复层鳞状上皮。(二)鼻腔内有稠厚脓痂,黄褐色或灰绿色,大块或呈管筒状,可有恶臭气味。
-
成人肥厚性幽门狭窄症
20世纪上半叶大多数报道的病例是继发性的,主要伴有胃溃疡、十二指肠壶腹溃疡、癌症史或术后粘连以及胃石,与局部炎症、溃疡等使幽门括约肌长期处于痉挛状态有关,有人认为本病是婴儿肥厚性狭窄的延续,有出生后呕吐及手术史的占20%。X线钡餐造影显示幽门管狭长,中段的一侧或两侧有小三角形袋状凸起,局部加压后可消失。
-
成人肥厚性幽门狭窄
20世纪上半叶大多数报道的病例是继发性的,主要伴有胃溃疡、十二指肠壶腹溃疡、癌症史或术后粘连以及胃石,与局部炎症、溃疡等使幽门括约肌长期处于痉挛状态有关,有人认为本病是婴儿肥厚性狭窄的延续,有出生后呕吐及手术史的占20%。X线钡餐造影显示幽门管狭长,中段的一侧或两侧有小三角形袋状凸起,局部加压后可消失。
-
职业性痒疹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职业性痒疹是由螨、尾蚴等生物性因素引起的丘疹性荨麻疹样损害。文献中报道在某些厂矿企业中由于作业环境不洁,导致螨虫孳生繁殖,亦可出现群体性发病。接触性荨麻疹可用开放性皮肤斑贴试验进行病因诊断。本病应与接触性皮炎、非职业性瘙痒症及多形红斑等疾病相鉴别。
-
沟纹舌
沟纹舌可能与遗传有关,临床上通常将本病分为叶脉舌和脑纹舌二种类型。临床表现1.叶脉舌沟纹的分布似叶脉形状,中央有一条前后向较深的纵形沟,在其两旁分出很多排列比较规则的对称性付沟,如合并感染可有灼痛感。2.经常清洗去除沟内残留食物残渣,以防感染。可选用3%硼酸液,洗必太液,口泰含漱液含漱,保持口腔卫生。
-
成人肥大性幽门狭窄
20世纪上半叶大多数报道的病例是继发性的,主要伴有胃溃疡、十二指肠壶腹溃疡、癌症史或术后粘连以及胃石,与局部炎症、溃疡等使幽门括约肌长期处于痉挛状态有关,有人认为本病是婴儿肥厚性狭窄的延续,有出生后呕吐及手术史的占20%。X线钡餐造影显示幽门管狭长,中段的一侧或两侧有小三角形袋状凸起,局部加压后可消失。
-
蜱传回归热
皮损局部可出现皮疹和痒感。但以脾最为显著,脾肿大而质软,有散在梗死、浆细胞侵润,脾髓单核—吞噬细胞增生及小脓肿形成。诊断检查:根据典型临床表现,结合有否体虱或野外作业和蜱叮咬史等流行病学资料,并考虑本病诊断。煮烫60度,30min;野外作用穿紧口的防护服,亦可喷洒二氯苯醚菊酯等化学驱避剂。
-
遗传性良性上皮内角化不良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遗传性良性上皮内角化不良系具有高度外显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先天性综合征。治疗:不需处理或对症治疗。疾病描述:本病是以口腔粘膜出现无症状性白色斑片及在充血球结膜上呈现疱样胶状斑片为特征的先天性综合征,属于具高度外显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单纯型腺性唇炎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单纯型腺性唇炎:最常见,特征性病变为唇部有数个到数十个2~有时可摸到数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疾病病因:本病病因不明。吸烟、日光损伤、感染、口腔卫生不良和情绪对本病患者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并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或呈肉芽肿改变,有的部位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
鼻源性颅内并发症
疾病分类:耳鼻喉科疾病概述:鼻源性颅内并发症较耳源性者少见,鼻及鼻窦外伤、异物和手术所引起的感染较单纯发生于炎症之后者又为多见。症状体征:1、硬脑膜外脓肿常继发于急性额窦炎和额骨骨髓炎。5、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本病以鼻疖引起者多见,蝶窦炎和鼻源性眶内并发症亦可引起本病。诊断检查:CT扫描或MRI检查。
-
食管蹼和食管环
黏膜环是由结缔组织、黏膜和血管构成,表面覆盖一层鳞柱状上皮;因大约70%口腔癌病人有较长时间的Plummer-Vinson综合征的病史,必要时需进行内镜下食管蹼的细胞刷或活检,以除外炎症狭窄或癌。流行病学:自从1953年报道下食管环是造成吞咽困难原因之一以后,才引起了人们关注,不论有无症状的人群中,本病发现日益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