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证名 中医病因病理学名词 经外奇穴 中医基础理论 针灸学 中医学
wèi rè
gastric heat[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gastric fever[朗道汉英字典]
stomach hea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胃热:1.胃腑热证;2.经外奇穴名。[1]
胃热为病证名[2] ,即胃腑热证[2]。指胃受热邪侵袭,或过食辛温香燥,以致胃中阳热偏亢的病理变化[3] 。为热邪犯胃,或过食煎炒炙焯以致胃中燥热的病证[3]。临床表现为:口渴、口臭、易饥嘈杂、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若胃热化火,则见口腔糜烂、牙龈肿痛等[3]。治疗初宜清胃泻火,后宜滋养胃阴[3]。针灸常取:内庭、厉兑、足三里、三阴交等[3]。
胃热为经外奇穴名。出《新医疗法汇编》。位于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间旁开0.5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胃炎、齿龈肿痛。一般直刺0.5~1.0寸;可灸。[3]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