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狗

中医学 利湿行水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tǔ gǒu

2 概述

土狗中药名,出自《本事方》。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蝼蛄之别名[1]

3 别名

土狗地狗地牯牛、拉拉狗、拉蛄[2]

4 来源及产地

蝼蛄科昆虫蝼蛄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et Beauvois或大蝼蛄G.unispina Saussure的干燥全体。主产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安徽、辽宁等地[2]

5 性味归经

咸,寒。入胃、膀胱经[2]

6 功能主治

利水退肿[2]

1.治水肿小便不利石淋。内服:煎汤,3~4.5g;或焙干研末,每次2g,日服三次[2]

2.治小儿脐风汁出,与甘草研末撒;竹、木刺入肉,与红糖捣敷伤口处,孕妇忌服[2]

7 药理作用

蝼蛄睾丸血淋巴及尿中含多种游离氨基酸[2]

8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4.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30.
编辑:fengchuile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