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事方
《本事方》为书名。即《普济本事方》。宋·许叔微撰。约刊于12世纪中期。书中按病类分为中风肝胆筋骨诸风、心小肠脾胃病、肺肾经病、头痛头晕方等23类。收载治疗方剂及针灸法,所选方剂约300余首,多系当时试用有效者。方剂之末附有作者的验案及论述。建国后有排印本。
-
本事方续集
《本事方续集》为方书名。宋·许叔微撰。约刊于12世纪中期。本书为补充《本事方》而作。包括治诸虚进食生血气,治诸积热等疾、治诸风等疾等22类。收载方300余首,间附治验及论述。现存《三三医书》本及抄本。
-
普济本事方
《普济本事方》医方著作。又名《类证普济本事方》或《本事方》。宋·许叔微撰。约刊于12世纪中期。书中按病类分为中风肝胆筋骨诸风、心小肠脾胃病、肺肾经病、头痛头晕方等23类方剂。收载治疗方剂及针灸法,所选方剂约300余首,多系当时试用有效者。1949年后有排印本。
-
本事方释义
《本事方释义》为方剂著作。旧题清·叶桂释义。撰于1745年。作者注释《本事方》的重点是该书所记载的药物配伍,药性和归经等内容。原系稿本,1814年由叶氏曾孙叶澹安校勘原文后予以刊行。现存多种清刻本,及1920年祥记书局刻本和千顷堂书局刻本。
-
筋急
出《素问·五脏生成篇》。亦可因肝热筋伤引起。《诸病源候论·诸风门》:“凡筋…中于风冷,则挛急。”《张氏医通·诸风门》:“经所谓肝气热则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六味丸加牛膝、当归之类;虚邪搏筋则筋急,五积散;血虚则筋急,增损四物汤。”《本事方》则以养血地黄汤治筋急。此证多见于寒痹、痉病、惊风等病。
-
仓公散
功能主治:《普济本事方》卷七方之仓公散主治过汗血少,气并于血,独阳而上,气壅塞不行而致的郁冒,忽如死人,身不动摇,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噤不能言,或微知人,恶闻人声,但如眩冒,移时方悟。则曰:诸医家但不察耳,此病乃郁冒血厥,许学士《本事方》白薇汤其证也,若风药则谬矣。
-
柞木叶
《*辞典》:柞木叶:出处:《纲目》拼音名:Zh M Y 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柞木的枝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柞木皮条。功能主治:治痈疽,肿毒;附方:治诸般痈肿发背:柞木叶四两(干),干荷叶、金婴根(萱草)、甘草节、地榆各一两。上同锉,捣为煮散。(《本事方》柞木散)摘录:《*辞典》
-
人言
概述:人言为中药名,为砒石之别名。性味:辛、酸,大热,有大毒。功能:杀虫,蚀疮去腐,平喘化痰,截疟。主治:①外用治痔疮,瘘管,瘰疬,牙疳,癣疮,溃疡恶肉不脱。②治寒喘,疟疾,休息痢。外用亦可自黏膜面吸收,如应用不当,可致急性中毒,引起呕吐,淘米水样腹泻,蛋白尿,血尿,眩晕,惊厥,麻痹,以至死亡。
-
祛风清上洗药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方名:祛风清上洗药组成:防风3钱,川芎2钱,白芷2钱,薄荷1钱,桑叶2钱,甘菊1钱5分,天麻1钱。主治:偏正头痛,头目昏重。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功能活血祛瘀,祛风止痛。药理研究提示10%川芎浸膏能抑制大脑活动和麻痹神经中枢,故有镇静、镇痛、止痉作用。
-
鲫鱼胆
《全国中草药汇编》:鲫鱼胆:拼音名:J Y Dǎn别名:空心花、嫩肉木、丁药来源:紫金牛科鲫鱼胆Maesaperlarius(Lour.生境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肝经功能主治:清热明目;阴蚀疮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点眼、滴鼻或调涂。(《本事方》神效散)各家论述:1.《纲目》:取汁涂疳疮。点喉中,治骨鲠、竹刺不出。
-
至真散
《理伤续断方》:别名:夺命散、玉真散、防风散、神助散、定风散、胡氏夺命散、夺命丹组成:天南星(泡7次)、防风(去芦叉)各等分。主治:破伤风,狂犬病,金疮。用法用量:凡破伤风病,以药敷贴疮口,即以温酒调1钱服之。如牙关紧急,以童便调2钱服,垂死心头微温,童便调2钱,并进3服。制备方法:上为末。
-
土狗
概述:土狗为中药名,出自《本事方》。别名:名土狗、地狗、地牯牛、拉拉狗、拉蛄来源及产地:蝼蛄科昆虫蝼蛄GryllotalpaafricanaPalisotetBeauvois或大蝼蛄G.unispinaSaussure的干燥全体。性味归经:咸,寒。入胃、膀胱经。1.治水肿,小便不利,石淋。药理作用:蝼蛄睾丸、血淋巴及尿中含多种游离氨基酸。
-
牙皂
概述:牙皂为中药名,出自《本事方》,为《名医别录》记载的猪牙皂之简称。涤痰开窍,通便,消肿,杀虫。研末蜜调服;久痢脱肛,烧烟熏之。4.治痈疽,便毒,醋煮捣烂敷;风癣疥癞,熬膏涂。化学成分:本品含皂苷,苷元为皂荚苷元(Gledigenin)。药理作用:有溶血作用。在体外有杀死丝虫幼虫的作用。还含鞣质等。
-
十种丹毒
包括飞灶丹、古灶丹、鬼火丹、天火丹、天灶丹、水丹、葫芦丹、野火丹、胡漏丹和烟火丹。抱头火丹服普济消毒饮,流火可服龙胆泻肝汤加味,重证服蓝叶散加黄芩、元参,或漏芦汤,或消丹饮加味;外治可用复方黄连膏,或四色散敷贴,或以赤小豆一升磨筛细,或以榆树根白皮作末,以鸡子白和如泥,涂之;因风热郁于阳明经而发。
-
羊石子
概述:羊石子为中药名,出《本事方》,为《本草纲目》记载的羊外肾之别名。别名:羊肾、羊石子。来源:牛科动物山羊CaprahircusL.或绵羊OvisariesL.的睾丸。性味归经:甘、咸,温。功能主治:补肾,益精,助阳。治肾虚腰痛,遗精,滑精,带下,阳痿,消渴,小便频数,疝气,睾丸肿痛。用法用量:煮食或入丸剂。
-
铅灰
《*辞典》:铅灰:出处:《本草图经》拼音名:QiānHuī别名:黑锡灰(《丹溪心法》)制法:刘禹锡《传信方》:取铅三两,铁器中熬之,久当有脚如黑灰。功能主治:《本草图经》:治瘰疬。先吃猪肉脯少许,一时来却用砂糖浓水半盏调灰,五更服,虫尽下。(《本事方》)③治吐虫有积:黑锡灰、槟榔末,米饮调下。
-
羊外肾
治肾虚腰痛,遗精,滑精,带下,阳痿,消渴,小便频数,疝气,睾丸肿痛。治下部虚寒,遗精淋带,症瘕疝气,房劳内伤,阳痿阴寒,诸般隐疾。③《四川中药志》:益精助阳,补肾。治虚损盗汗,肾虚阳痿,消渴,小便频数,劳伤腰痛,下焦虚冷及睾丸肿痛。(《本事方》金锁丹,又名茴香丸)②治肾虚阳萎:雄羊外肾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