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十大功劳根出《植物名实图考》,为小檗科十大功劳属植物阔叶十大功劳、细叶十大功劳的根。性寒,味苦。归脾、肝、大肠经。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湿热痢疾,腹泻,黄疸,肺痨咳血,咽喉痛,牙痛,目赤肿痛,跌打损伤,疮疡,湿疹,烫伤等。
4 十大功劳根药材基原
十大功劳根为小檗科十大功劳属植物阔叶十大功劳(拉丁名:Mahonia bealei( Fort.)Carr.)、细叶十大功劳(拉丁名:M. fortunei (Lindl.) Fedde)、华南十大功劳(拉丁名:M. jaPonica (Thunb.)DC)和西藏十大功劳(拉丁名:M.calamicaulis Spare et Fisch)的根。(见《中华本草》)
5 十大功劳根原植物形态及生境分布
5.1 阔叶十大功劳
阔叶十大功劳为常绿灌木,高1~4m。茎表面土黄色或褐包,粗糙,断面黄色。叶互生,厚革质,具柄,基部扩大抱茎;奇数羽状复叶,长25~40cm,小叶7~15片,侧生小叶无柄,阔卵形,大小不等,长4~12cm,宽2.5~4.5cm,顶生小叶较大,有柄,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反卷,每边有2-8枚大的刺状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总状花序生于茎顶,直立,长5~10cm,6~9个簇生,小苞片1;萼片9,排成三;花黄褐色,花瓣6,长圆形,先端2浅裂,基部有2密腺;雄厚蕊6;雌蕊1。浆果卵圆形,直径约5mm,成熟时蓝黑色,被白粉。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阔叶十大功劳生于向阳山坡的灌丛中,也有栽培。分布于狭西、安微、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5.2 细叶十大功劳
细叶十大功劳为常绿灌木,高1-2m。茎直立,树皮灰色,多分枝。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叶柄基部膨大;叶革质,小叶5~13片,狭披针形至披针,长6~12cm,宽0.7~1.5cm,先端长尖而具锐刺,基部楔形,边缘每边有刺状锯齿6~13个,上面貌一新深绿色,有光泽,叶脉不明显,下面黄绿色;叶脉自基疗3出。总状花序自枝顶牙鳞腋间抽出,长3~6cm,花梗基部具总苞,苞片卵状三角形;萼片9,花瓣状;花瓣6,黄色,长圆形,全缘;雄蕊6,花丝线形,花药瓣裂;子房卵圆形,无花柱,柱头头状。浆果卵圆形,熟果卵圆形,熟时蓝黑色,外被白粉。花期7~8月,果期8~10。
细叶十大功劳生于山坡灌丛、路边。分布于江苏、浙、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等地。
5.3 华南十大功劳
华南十大功劳为常绿灌木,高可达4m。茎直立,分枝少,枝、茎断面为黄色。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约45cm;叶厚革质,小叶7~15片,椭圆状卵形或披针形,长4~10cm,宽2.5~3.5cm,侧生小叶无柄,顶生小叶有柄,先端渐尖有尖刺,基部圆形或近截形,边缘反卷,每边有2~6个粗大刺状锯齿,齿距约1cm,上面暗灰绿色,下面暗灰黄绿色,两面叶脉不明显。总状花序下垂,长10~25cm,约10个簇生,花梗细,长6~10mm;苞片阔,披针形;萼片5,排成三轮;花黄色,6瓣,先端2裂;雄蕊6;子房内含胚珠4~5。浆果卵形,长8~9mm,直径4~5mm,暗紫色,被白粉。花期6-7月。
华南十大功劳生于阴湿山坡或山谷的乔灌林下。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5.4 西藏十大功劳
西藏十大功劳为常绿灌木,高约1.5m。茎粗壮,断面深黄色。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聚生茎顶,长20-35cm;小叶厚革质,9-13片,叶片卵形到披针形,长4-11.5cm,宽1.5-4.2cm,先端长尾尖,基部宽楔形,叶缘每边有4-9个粗刺锯齿,上面暗黄绿色,下面黄绿色;网脉明显。总状花序顶生,长5-9cm;萼片9,排成三轮,外轮卵形或近圆形,中轮长圆形,内轮与中轮萼片相似;花瓣黄色,6瓣,狭倒卵形,先端缺裂,基部有2枚腺体;雄蕊6,长3.5mm,子房内含胚珠4-5。浆果近球形,直径约7mm,紫黑色,被白粉,无宿存花柱。花期7月。
9 十大功劳根的主要化学成分
9.1 阔叶十大功劳根
9.2 华南十大功劳根
含生物碱:异粉防己碱( isotetran-drine),小檗碱(berber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及小檗胺(berbamine)[2,3]。
10 十大功劳根的药理
十大功劳根所含异粉防己碱在以艾氏腹水癌体内抗癌的筛选试验中,发现有抗癌作用[1]。本品所含小檗碱、药根碱对病原微生物、心血管系统等有广泛药理作用,可参见“黄连”条。掌叶防己碱也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可参见“三颗针”条。
12 十大功劳根的功效和主治
十大功劳根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湿热痢疾,腹泻,黄疸,肺痨咳血,咽喉痛,牙痛,目赤肿痛,跌打损伤,疮疡,湿疹,烫伤等。[1]
1.《植物名实图考》:“捣根取浆含口中,治牙痛。”2.《分类草药性》:“泡水搽火眼,治喉痛。”
3.《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能清热解毒;治吐血,疗头晕目赤;涂蛇伤,治牙痛。”
4.《湖南药物志》:“退热降火,清凉解毒,消炎止痛,滋养。”【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 g,鲜品30~60g。外用:捣烂或研末调敷。
14 宜忌
脾胃虚寒者慎服。
15 选方
15.1 十大功劳根治痢疾方
15.2 十大功劳根治湿热黄疸方
15.3 十大功劳根治咽喉炎,口腔炎方
十大功劳鲜根、射干各等量,磨米泔水含咽。(1~3方出自《福建药物志》)
15.4 十大功劳根治目赤肿痛方
细叶十大功劳根15 g,野菊花15 g,水煎服。(《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15.5 十大功劳根治关节炎痛方
细叶十大功劳60 g,猪脚7寸,酌加开水炖1h服,饭后服,每日2次。(《福建民间草药》)
15.6 十大功劳根治盆腔炎方
阔叶十大功劳根9g,金银花10 g,紫花地丁24 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15.7 十大功劳根治跌打损伤方
十大功劳根15 g,万年青根(去外皮)6g,杜衡根3g,水煎服。(《江西草药》)
15.8 十大功劳根治湿疹方
15.9 十大功劳根治烫伤方
阔叶十大功劳根或茎皮研末,茶油调患处。(8、9方出自《福建药物志》)
15.10 十大功劳根治丝虫病方
16 参考资料
- ^ [1]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中药大辞典——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