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别名
全鼻再造成形术;全鼻再造成型术
5 概述
各种原因所致外鼻大部分或全部缺损,须行全鼻再造术,以恢复其外形。
全鼻再造成形术所需的皮肤组织,主要是用皮瓣或管形皮瓣。常用的有额部皮瓣,上臂皮管、肩胸皮管以及带血管蒂或游离的前臂皮瓣等。以前额皮瓣为最佳,因其组织薄,血液供应丰富,造型、色泽较为理想,外形稳定,后期收缩小,而且在皮瓣转移中,不需要肢体固定,一般也不需要软骨支撑,鼻外形满意。其缺点是额部供区遗留游离植皮的痕迹,影响面部美容。现在应用皮肤扩张器先期将前额部皮肤扩张,以供鼻再造之用,以避免游离植皮所遗留的问题。下面就重点介绍额部皮瓣的术式。
7 相关解剖
外鼻畸形整形手术适应于年龄在18岁以上,无器质性急慢性疾病,身体健康,本人迫切要求手术的患者。其禁忌证:①有急慢性病变或药物过敏者;②有梅毒性病变或外伤后瘢痕体质者;③对于鼻外形改善有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者;④精神上有较大疑虑者;⑤个人要求手术,但未征得亲朋支持者。
术前术者必须与病人及其亲属见面,直接了解病人的要求,说明手术方法、步骤,可能达到的目的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取得充分的信任和合作,并履行签字手续。完成心、肺、肝、肾及血液功能检查及精神心理状态的检查。照面部正、侧位及仰面相片并按医学美学要求作好术前设计。剪除鼻毛,清洗面部及鼻腔。术前口服适当镇静剂(苯巴比妥0.09g)。
7.1 1.应用解剖
外鼻位于颜面正中,形似三角形锥体,具有呼吸、嗅觉及共鸣功能,其外形对面容具有重要影响。外鼻分为鼻根、鼻梁(背)、鼻尖、鼻翼部分。外鼻上半部为骨部,下半部可移动部为软骨部(图9.4.1.5-0-1)。
7.2 2.外鼻美学特征
(1)外鼻长度为颜面长度的1/3(图9.4.1.5-0-2A)。
(2)鼻尖高度为鼻长度的1/2。
(3)鼻唇角90°,鼻面角30°,鼻额角120°(图9.4.1.5-0-2B)。
(4)鼻的长、宽比为1∶07。
(5)鼻宽度占面中部1/5(图9.4.1.5-0-2C)。
9 手术步骤
1.额部皮瓣的设计形成
额正中皮瓣,血供以滑车上动脉和内眦动脉为主(图9.4.1.5-1)。
额部斜行皮瓣,选择一侧眶上动脉为蒂。
2.前额正中皮瓣鼻再造手术步骤
(1)按皮瓣设计切开皮肤、皮下,并于额肌表面分离,掀起皮瓣,注意避免损伤供血动脉。
(2)将皮瓣很好地止血后,将掀起的皮瓣旋转180°,与已形成的衬里组织缝合,蒂部做管状封闭。
(3)供瓣区游离植皮,再造鼻鼻前孔内放扩张管(图9.4.1.5-2)。
(4)术后3~4周,将再造鼻根部断蒂,并局部展平缝合。
(5)额正中皮瓣一期再造,可将鼻瓣蒂留于皮下,形成岛状皮瓣,通过鼻根部皮下隧道,旋转180°转移至鼻部再造(图9.4.1.5-3)。
(6)行额部皮肤扩张法者,应先选用容量为150~200ml,长方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埋置于前额正中的额肌深面。切口自额部发际内,游离至眉间上方,手术后1周开始往扩张器内注生理盐水,6~8周内逐步完成扩张,取出扩张器后,再切开并含滑车上动脉的额部正中岛状皮瓣,鼻成形过程同前所述,供瓣区创面可直接形成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