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次脉

针灸学 中医学 经络学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qī cì mài

2 注解

七次脉指任、督脉及手足三阳经颈项部由前至后的分布关系,并以穴表示[1]。次,指从任脉天突穴旁开的次序。《灵枢·本输》:“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抉突;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窗;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五次脉手少阳也,名曰天牖;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其中天容穴在《灵枢》中属足少阳,后人归入手太阳。以上各穴,除天突风府外,均是阳经在颈部的“入”穴。分别是:天突人迎扶突天窗天容天牖天柱风府。其中除天突风府外,余均是阳经在颈部的“入”穴[1]

参见根溜注入

根溜注入穴位分类法之一。根即井穴;溜(又作流)指原穴;注指五输穴中的经穴;入分上入和下入,上入指合入于颈部的穴位,下入指络穴。这些穴位可用于泻络,所谓“盛络者皆当取之”。《灵枢·根结》首列手足阳经根、溜、注、入。见下表:[2]

手足阳经根溜注入腧穴[2]

经脉

名称

足太

阳经

至阴

(井)

京骨

(原)

昆仑

(经)

天柱飞扬

(络)

足少

阳经

窍阴

(井)

丘墟

(原)

阳辅

(经)

天容光明

(络)

足阳

明经

厉兑

(井)

冲阳

(原)

三里

(合)

人迎

丰隆(络)

手太

阳经

少泽

(井)

阳谷

(经)

小海

(合)

天窗

支正(络)

手少

阳经

关冲

(井)

阳池

(原)

支沟

(经)

天牖

外关(络)

手阳

明经

商阳

(井)

合谷

(原)

阳溪

(经)

扶突偏历

(络)

3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3.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64.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