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败血症疹

皮肤性病科 疾病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nóng dú bài xuè zhèng zhěn

3 疾病概述

脓毒败血症疹在脓毒血症或败血症时,病原菌侵入血流,生长繁殖,播散于皮肤或其所产生的毒素所引起的皮肤病变。

4 症状体征

化脓性球菌脓毒败血症疹发生率约为17%~60.9%,其皮疹一般在病程早期第2~8d出现。

(一)、葡萄球菌性脓毒败血症性疹  见于葡萄球菌败血症内脏器官葡萄球菌感染以及葡萄球菌性脓皮病患者。突然恶寒发热,全身症状重笃。皮疹表现主要为荨麻疹、瘀点、猩红热样或麻疹样发疹,有痒或灼热感。亦可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红斑、丘疹水疱结节迁移性皮脓肿等。

(二)、链球菌性脓毒败血症性疹  见于链球菌败血症腹膜炎中耳炎猩红热、产褥热等疾病时。多数开始为斑疹丘疹,或猩红热样发疹,其斑疹为淡紫色,圆形或不整形,由帽针头大到银元大,甚至手掌大。丘疹多为淡红色,且常呈痤疮样。此种皮疹早期多有出血性变化,进而发展成水疱脓疱坏死而形成溃疡

5 疾病病因

引起脓毒败血症常见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四联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

6 病理生理

在红斑、丘疹脓疱时,真皮水肿,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在棘细胞层以及真皮上层有脓疡形成及细菌。所有血管内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细菌栓塞块。

7 诊断检查

在一些化脓性疾病,出现高热恶寒、全身明显中毒症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并有皮疹,应考虑本症。需与药物疹相区别,后者有服药史,全身症状较轻,无脓疱坏死等变化。

8 治疗方案

全身按败血症处理,选用有效的抗生素,局部按脓皮病的治疗原则进行处理。

9 相关出处

现代皮肤病学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