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汁草

中药材 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 中医学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nǎi zhī cǎo

2 概述

奶汁草中药名,出自《本经逢原》,为《新修本草》记载的蒲公英之别名[1]

3 别名

黄花地丁、婆婆丁、奶汁草、黄花三七[2]

4 来源及产地

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 -Mazz.、碱地蒲公英T. sinicum Kitag.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带根全草[2]。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2]

5 性味归经

苦、甘,寒[2]。入肝、胃经[2]

7 用法用量

煎服:9~30g[2]。外用:鲜品捣敷[2]

8 化学成分

本品含苦味质皂苷、天门冬素、胆碱菊糖果胶[2]。根含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赛醇、蒲公英苦素(Taraxacin)、咖啡酸[2]

9 药理作用

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对溶血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亦有抑制作用[2]。水浸剂对常见致病性皮真菌抑制作用;醇提物对钩端螺旋体抑制作用,动物试验尚有健胃、轻泻、利胆及保肝作用[2]

10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39.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16.
编辑:fengchuile 审核:sun

用到中药奶汁草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用到中药奶汁草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