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方名
豬髒丸
8.2 別名
豬腸丸
8.3 組成
豬髒1條(洗淨,控幹),槐花(炒,爲末)2兩(填入髒內,兩頭扎定,石器內米醋煮爛)。
8.4 主治
痔瘻下血。
8.5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前當歸酒送下。
8.6 製備方法
上搗和爲丸,如梧桐子大。
8.7 附註
豬腸丸(《醫鈔類編》卷十四)。方中槐花用量原缺,據《會約》補。
9 《直指》卷二十三
9.1 方名
豬髒丸
9.2 組成
淨黃連2兩(銼碎),嫩豬髒2尺(去肥)。
9.3 主治
大人小兒大便下血日久,多食易飢,腹不痛,裏不急。婦人血崩。
9.4 用法用量
先用海螵蛸炙黃去皮,取白者爲末,以木賊草煎湯調下。服之3日後,再服豬髒丸,每服30-50丸,米飲送下。
9.5 製備方法
以黃連塞滿豬髒,系兩頭,煮十分爛,研細,添糕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10 《普濟方》卷二○八
10.1 方名
豬髒丸
10.2 組成
硫黃2兩(爲末),豬髒1斤(洗淨,入硫黃於內,以線縛兩頭,用米醋5升入瓷瓶,以鹽泥固濟,用炭火一秤煅,俟醋幹爲度,取出,入後藥),吳茱萸2兩(炒),厚朴1斤(去皮,姜炒)。
10.3 主治
元髒久冷,滑泄不止,飲食不進,漸至危困。
10.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鹽湯鹽酒送下。
10.5 製備方法
上爲末,先研髒細,入藥末一處都拌勻,爲丸如梧桐子大。
11 《得效》卷五
11.1 方名
豬髒丸
11.2 組成
吳茱萸(淨,去枝梗)不拘多少(用水浸透)。
11.3 主治
髒寒泄瀉,不進飲食,氣體倦怠。
11.4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米飲送下。
11.5 製備方法
用豶豬髒頭1截,去脂膜,淨洗,將茱萸入髒內,兩頭扎定,慢火煮令極爛,用甑蒸熟尤好,將2味於臼內杵千下,令極細,爲丸如梧桐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