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summer non-acclimatio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ummer non-acclimatizatio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summer fever[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4 有明顯夏令季節發病特點的一種病證·疰夏
疰夏(summer non-acclimation[1]、summer non-acclimatization[2])爲病名[3]。見《丹溪心法》卷一。是指以夏季倦怠嗜臥,低熱,納差爲主要表現的暑病[3][3]。疰夏是有明顯夏令季節發病特點的一種病證[3]。又名注夏[3]。
4.1 症狀
《時病論》:“疰夏者,每逢春夏之交,日長暴暖,忽然眩暈,頭痛,身倦,腳軟,體熱食少,頻欲呵欠,心煩自汗是也。”
4.2 治療
5 勞病之一·疰夏
疰夏爲病名[3]。又名注夏[3]。爲勞病之一[3]。《雜病源流犀燭·暑病源流》:“勞之爲病,其脈浮。又手足煩熱,寒精自出,腳痠削不能行,小腹虛滿,春夏劇,秋冬瘥,謂之疰夏病。”可用黃芪建中湯[3]。
6 夏痿之別稱·疰夏
疰夏爲病名[3]。又名注夏[3]。爲夏痿之別稱[3]。《醫碥》卷三:“痿發於夏者,俗名注夏。”《雜病源流犀燭·暑病源流》:“疰夏,脾胃薄弱病也。然雖由脾胃薄弱。亦必因胃有溼熱及留飲所致。昔人謂痿發於夏,即名疰夏。以疰夏之證,必倦怠四肢不舉,羸瘦不能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