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籠草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zhū lóng cǎo

2 全國中草藥彙編》:豬籠草

2.1 拼音名

Zhū Lónɡ Cǎo

2.2 別名

豬仔籠、猴子籠、猴子埕、擔水桶、公仔瓶

2.3 來源

豬籠草科豬籠草屬植物豬籠草Nepenthes Mirabilis (Lour.)Druce的全草。四季可採,洗淨切段曬乾

2.4 性味

甘、淡,涼。

2.5 功能主治

清熱止咳利尿,降壓。用於肺熱咳嗽,肺燥咯血百日咳,尿路結石,糖尿病高血壓病

2.6 用法用量

0.5~1兩。

2.7 注意

孕婦忌服。

2.8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3 《中華本草》:豬籠草

3.1 出處

出自《陸川本草

3.2 拼音名

Zhū Lónɡ Cǎo

3.3 英文名

Common Nepenthes,Herb of Common Nepenthes

3.4 別名

蟲草、猴子埕、豬仔籠、擔水桶、猴子籠、公仔瓶。

3.5 來源

藥材基源:爲豬籠草科植物豬籠草的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Nepenthes mirabilis (Lour.) Druce

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收,切段曬乾

3.6 形態

豬籠草蟲草本,高1.5m。葉片橢圓狀矩圓形,長9-20cm,上面幾無毛,下面沿中脈附近被蛛絲狀柔毛,側脈約6對自葉片下部向上伸出,近平行;卷鬚長2-16cm;食蟲囊近圓筒狀,長6-12cm,粗1.6-3cm,蓋近圓形或寬卵形,有2縱棱,棱上通常生緣毛;葉柄半抱莖,長2-6cm。花紅色或紅紫色,雌雄異株;總狀花序長20-40cm,被長柔毛;萼片4,狹倒卵形,長4-7mm,外面被柔毛;花瓣不存;雄蕊柱比萼片稍短,花葯16-20,密集呈球狀;雌蕊子房4室,橢圓形,花柱短,柱頭4裂。蒴果長15-30mm,萼片宿存,熟後開裂爲4瓣果。種子絲狀,兩端尖,長達12mm,花期4-11月。果期8-12月。

3.7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向陽的潮溼地帶。

資源分佈分佈廣東、廣西、海南等地。

3.8 性狀

性狀鑑別 本品爲乾燥的莖、葉,尤以葉先端之囊狀體爲主。葉片紙質,完整葉片展平後長圓形或披針形,上表麪灰褐色而紫暈,葉脈清晰,下表面暗棕色;主脈凸出延長成卷鬚,約與葉等長,卷鬚先端連一囊狀體;囊狀體多已壓扁,囊先端連一囊蓋,外表面棕褐色至棕黃色,較皺縮,內表面紅棕色至黃棕色,平滑,密佈腺點,囊的底部常殘存昆蟲屍體碎片。

3.9 化學成份

含有黃酮甙,酚類,氨基酸糖類,蒽醌甙等成分。

3.10 性味

甘;淡;涼

3.11 歸經

肺;膽;胃經

3.12 功能主治

潤肺止咳清熱利溼排石;解毒消腫。主肺燥咳血感冒咳嗽百日咳黃疸痢疾;尿路結石;亦可用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高血壓病糖尿病瘡瘍癰腫

3.13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爛敷。

3.14 各家論述

1.《陸川本草》:消炎,解毒行水,治水腫痢疾,瘡癰,潰瘍紅腫,蟲咬傷,並治跌打。

2.《廣東中藥》Ⅱ:清肺部燥火,治咳血

3.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溼化痰止咳。治黃疸型肝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疼痛,尿路結石,高血壓感冒咳嗽百日咳

3.15 摘錄

《中華本草

用到中藥豬籠草的方劑

查看更多

用到中藥豬籠草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