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妊娠引產術

中醫治法 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zhōng qī rèn shēn yǐn chǎn shù

2 概述

中期引產妊娠13~24周,因身體欠佳,不適於繼續懷孕,需中止妊娠而行引產者[1]。亦名打胎[1]。目前有用天花粉提純注射液芫花萜針劑,做羊膜腔內注射法,行中期引產,有效率達98%以上[1]天花粉有一定的副作用,同時注意過敏反應,要選好適應[1]

妊娠12周~24周,用引產終止妊娠方法,稱中期妊娠引產術(inducing abortion in second trimester)。常用的方法水囊引產藥物引產和剖宮取胎術

3 水囊引產術(inducing abortion by water bag)

水囊引產術最常用於中期妊娠的引產,用於晚期妊娠引產的是低位小水囊術。水囊引產是操作簡單,安全有效的引產方法之一。

3.1 類型和製作

1.類型 大水囊注水量350ml,中水囊注水量200~250ml,小水囊注水量100~150ml。除引產外,還可促宮頸成熟,提高引產成功率,且併發症少。

2.水囊製作 用雙層避孕套(排空兩層間空氣)、套於14~18號尿管前端,用粗絲線在距端5cm和8cm處各結紮一次,將氣排盡,高壓消毒備用。低位小水囊與之不同的是粗絲線在距尿管頭端5cm處結紮一次。

3.2 適應

1.妊娠13~24周要求終止妊娠者;因某種疾患不宜繼續妊娠者;晚期妊娠因各種原因需終止妊娠者。

2.陰道清潔度1~2度以內,無陰道炎症,三天內無性交史。

3.體溫不超過37.5℃。

3.3 禁忌

1.各種全身疾病的急性期。

2.子宮瘢痕

3.生殖器官急性炎症

4.妊娠期間有反覆陰道出血前置胎盤死胎過期流產,對於晚期妊娠還包括重度妊高症、心臟病有心力衰竭羊水過多胎膜早破等。

3.4 術前準備

1.陰道分泌物檢查

2.血尿常規和肝功能檢查

3.B超檢查確定胎盤位置,作爲安放水囊的位置參考。

4.陰道消毒1次/日,共3天。

3.5 手術步驟

1.外陰部備皮,術前排空膀胱

2.患者膀胱截石位,外陰、陰道常規消毒、鋪巾。

3.用窺器擴張陰道,拭淨陰道內分泌物,暴露宮頸。

4.宮頸及頸管用碘酒及酒精消毒

5.將備好的水囊頂端塗以無菌潤滑劑,用宮頸鉗牽拉宮頸前脣,用無齒卵圓鉗挾信水囊送入宮腔側壁,對於中期妊娠引產待第二個線結進入宮頸外口即停止,表示已放入8cm,其下緣已達宮頸內口上方。對晚期妊娠引產,水囊送入至5cm結紮線即可,表示已達宮頸內口。解開導尿管絲線,注射器緩慢注入無菌生理鹽水中期引產,孕周大時可放置兩個水囊,每個注入150~250ml生理鹽水,常規以孕月×100ml計算注入量。注畢,導尿管末端摺疊,用粗絲線紮緊,取下宮頸鉗,紗布包裹後置入陰道穹窿內,取出陰道窺器(圖1)。放入水囊時應注意

⑴切勿碰陰道壁。

⑵避免反覆操作。

⑶放入時若有出血,量多,應立即取出停止操作,出血量少,可改換方向再放入。

⑷注水時遇有阻力,即停止操作。

若第一次水囊引產失敗後,可重複使用第二次,再失敗者,應改用其它方法引產。

6.水囊放置24小時後或有產兆後取出。

3.6 注意事項

1.術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必要時加用抗生素

2.術中、術後定期聽胎心,觀察產婦體溫血壓及宮縮。術後體溫超過38℃,應取出水囊,加用抗生素

3.水囊放置2~4小時後即可發動宮縮,水囊脫出後,宮頸Bishop評分可達9~10分,宮縮減弱者加用催產素靜滴或人工破膜,促使分娩

觀察宮縮需注意

⑴宮縮由強變弱時,首先考慮水囊已脫至陰道的可能。

⑵水囊脫至陰道宮口已開大2~3cm,及時取出,行人工破膜必要時加用催產素促產。

4.爲增強效果,可採用冰鹽水(+4℃)注入水囊內。

5.宮縮過強,頸管不能如期張開時,應立即取出水囊,必要時給予宮縮抑制劑,以防子宮破裂

6.分娩結束,應常規檢查陰道、宮頸穹隆,如有撕裂予以縫合。有胎盤胎膜殘留時應行清宮術

4 羊膜腔內引產術(induction by intra-amniotic injection)

藥物直接注入到羊膜腔內,方法簡便易行,成功率高,感染率低,優於水囊引產羊膜腔外注射藥物引產

4.1 常用藥物劑量

1.利凡諾 用量50~100mg,溶於5~10ml注射用水,利凡諾副作用小,引產效果高達98%左右,是中期妊娠最常用的藥物

2.前列腺素常用的有PGE220mg、PGF25~50mg,因藥物昂貴,副作用多,使用受限。

3.其它 也有用芫花製劑、甘遂、高滲鹽水、25%酒精宮腔內注射等方法,雖有一定的引產作用,但副反應多或藥源不足,使用很少。

4.2 適應

1.妊娠13~24周要求終止妊娠者,因某種疾患不宜繼續妊娠者。

2.陰道清潔度1~2度內,無陰道炎症,3天內無性交史。

4.3 禁忌

1.與水囊引產術禁忌證同。

2.生殖炎症妊娠期陰道反覆出血,不宜陰道操作者。

3.過期流產死胎

4.4 術前準備

1.陰道分泌物檢查

2.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檢查

3.B超監測胎盤位置及羊水深度,標記定位以便選擇穿刺部位。

4.腹部及外陰備皮。

5.排空膀胱

4.5 手術操作

1.孕婦取仰臥位,碘酒、酒精消毒腹部,鋪無菌孔巾。

2.在子宮底三橫指下方中線上或中線兩側,選擇囊性感最明顯的部位作爲穿刺點。

圖2 羊膜腔內穿刺

3.9號穿刺針從選好的部位垂直進針(圖2),通過3個抵抗即皮膚、肌鞘、子宮壁後有落空感,用注射器回抽見羊水,將準備好的藥物緩慢注入羊膜腔內,而後拔出針頭,用無菌紗布覆蓋穿刺部位。

4.6 注意事項

1.如注射器回抽有血,可能是刺入胎盤,應將針再向深部進針,或略變方向進針,如仍有血液,可另換穿刺點,但不得超過3次。

2.撥針前後注意注意有無呼吸困難、發紺等徵象。

3.用藥劑量準確,以防過量中毒,過少引產失敗。

4.7 術後處理

1.羊膜腔內注射藥物,如第1次不成功,72小時後可注射第2次。

2.注藥後24小時如仍無宮縮,可加用催產素靜脈點滴。

3.胎兒胎盤娩出後,仔細檢查胎盤胎膜是否完整,本法缺點是胎膜殘留者較多,需清宮處理。

5 羊膜腔外引產術(indnction by extra-amniotic injection)

妊娠12~14周,羊水較少,或經腹壁穿刺羊膜腔內失敗者,可改用羊膜腔外引產,常用藥物利凡諾劑量50~100mg。適應證、術前準備、術中注意要點及術後處理同水囊引產術

5.1 手術操作

1.孕婦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外陰和陰道,鋪無菌孔巾。

2.用窺器擴開陰道暴露宮頸,碘酒、酒精消毒宮頸、頸管,鼠齒鉗夾住子宮前脣,略向外輕輕牽拉。

3.用長鑷子將18號導尿管送入子宮側壁(宮壁與胎囊之間)約全長的2/3左右,如有出血,改換方向。

圖3 宮腔內羊膜腔外注藥

4.將配製好的藥液從導尿管緩慢注入到宮腔內(圖3),並用粗絲線將尿管末端結紮,無菌紗布包裹尿管盤屈在陰道穹隆部,防止脫出,臥牀半小時後可下地活動

四、剖宮取胎術(hysterotomy)

近年來,中期妊娠引產方法逐漸增多,且操作簡便、易行、安全,剖宮取胎術已少用或不用

5.2 適應

1.已有子女,要求同時絕育術者。

2.妊娠16~24周,其他引產方法不能奏效而又必需立即終止妊娠者。

3.妊娠期反覆陰道出血B超診斷中央性前置胎盤

4.子宮壁有較大瘢痕(剖宮產史或子宮壁肌瘤剜除術)。

5.3 禁忌

1.各種疾病的急性階段。

2.手術部位皮膚感染或嚴重皮膚疾病。

3.嚴重神經官能症

4.術前24小時內體溫兩次37.5℃以上者。

5.4 術前準備

同婦科腹部手術。

5.5 麻醉

可選擇局麻、腰麻或連續硬膜外麻醉

5.6 手術操作

1.體位消毒 同常規婦科手術。

2.切口 切口上緣於宮底下2cm處取下腹左旁正中切口,逐層開腹止血,鹽水大紗布墊保護腸管及子宮切口

圖4 縱形切開子宮

3.探查 子宮有無右旋,撥正後於子宮前壁縱切口約4~6cm(圖4)。切開宮壁後用艾利斯夾住子宮切口邊緣止血勿破膜。

圖5 用手指分離胎囊

4.娩出胎兒胎盤 術者以右手食指伸入胎囊與宮壁之間(圖5),分離胎囊,直到胎盤全部剝離,完整托出。如不能完整托出,可將胎囊刺破,吸淨羊水以臀牽引娩出胎兒,如出頭困難,可從胎兒枕骨大孔刺入吸出腦漿再娩出胎頭,此時,向子宮壁注入催產素20U促使子宮收縮,依次娩出盈盤、胎膜

5.清理宮腔 同足月剖宮產術

6.縫合子切口 用1號鉻制腸線間斷縫合肌層,注意不要穿透內膜,第2層連續縫合肌層及漿肌層。

7.探查 雙側卵巢輸卵管有無異常,要求結紮者行雙側輸卵管絕育術

8.關腹 清理腹腔及器械紗布,逐層關腹。

5.7 注意事項

1.注意保護腹壁切口,避免羊水蛻膜等流入腹腔,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症

2.預防羊水栓塞,切子宮時,勿破膜,鉗夾子宮切口後再破膜,娩出胎兒後再注射催產素

5.8 術後處理

同常規婦科手術。

6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7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