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基本信息
《支氣管肺炎臨牀路徑(2019年版)》由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於2019年12月2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有關病種臨牀路徑(2019年版)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19〕933號)印發,供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參考使用。
3 發佈通知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有關病種臨牀路徑(2019年版)的通知
國衛辦醫函〔2019〕93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
爲進一步推進臨牀路徑管理工作,規範臨牀診療行爲,保障醫療質量與安全,我委組織對19個學科有關病種的臨牀路徑進行了修訂,形成了224個病種臨牀路徑(2019年版)。現印發給你們(可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醫政醫管欄目下載),供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參考使用。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2019年12月29日
4 臨牀路徑全文
4.1 一、支氣管肺炎臨牀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4.1.1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爲支氣管肺炎(ICD–10:J18.0)。
4.1.2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牀診療指南·小兒內科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8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9年版)》(中華兒科雜誌)。
1.一般臨牀表現:起病或急或緩,常伴有發熱,熱型不定,新生兒或體弱兒亦可不發熱。患兒常有煩躁不安、精神萎靡、食慾減退或嘔吐、腹瀉等症狀。
2.呼吸道症狀與體徵:咳嗽、喉部痰聲、氣促,重症表現爲鼻翼扇動、口周和指(趾)端發紺及三凹徵。部分患兒雙肺可聞及固定性細溼囉音。叩診多正常,但當病竈融合累及部分或整個肺葉時,可出現肺實變體徵。
3.其他系統症狀與體徵:重症肺炎常伴發其他系統功能異常,如心率增快、煩躁不安、意識障礙、昏迷、驚厥、腸鳴音消失等。出現上述臨牀表現時,應警惕在支氣管肺炎過程中發生心力衰竭、中毒性腦病等肺外併發症。
4.胸部X線:沿支氣管分佈的小斑片狀肺實質浸潤陰影,以雙肺下野、中內帶及心膈角較多,由於細支氣管的阻塞,可發生局部肺不張或肺氣腫。也可以表現爲節段性和大葉性肺部實變或不張。
5.實驗室檢查:
(1)外周血常規和CRP:細菌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多增多,CRP有不同程度升高;病毒性肺炎時,白細胞總數多正常或減少,CRP正常或輕度升高。
(2)呼吸道病原學檢測:本病可由不同病原所致,需要進行常見的呼吸道病毒抗原檢測;支原體、衣原體抗體檢查;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
4.1.3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根據《臨牀診療指南·小兒內科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8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訂)》(中華兒科雜誌)。
4.1.3.1 1.一般治療:
保持適當的室溫(20℃左右)及溼度(60%左右),注意休息,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患兒煩躁不安,可給適量鎮靜藥物。供給充足水分,給熱量豐富、易於消化的食物。
4.1.3.2 2.抗菌藥物治療:
細菌性肺炎時合理選用敏感抗菌藥物,選擇最佳給藥方案,及時、足量、必要時聯合應用,在明確病原後則給予針對性治療。
4.1.3.3 3.抗病毒治療:
奧司他韋、帕拉米韋、扎那米韋是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可用於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治療。重組人干擾素-α1b霧化吸入或肌內注射治療病毒性肺炎。更昔洛韋目前是治療CMV感染的首選藥物。
4.1.3.4 4.對症治療:
高熱者可用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咳嗽者可用鎮咳祛痰劑;有喘息症狀者可用解痙平喘藥;有低氧症狀者吸氧;腹脹者可用肛管排氣、胃腸減壓;併發膿胸、膿氣胸者進行胸腔抽氣、抽膿,或閉式引流。
4.1.4 (四)標準住院日爲7~14天
4.1.5 (五)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ICD-10:J18.0支氣管肺炎編碼。
2.當患兒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牀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
4.1.6 (六)入院後第1~2天
4.1.6.1 1.必需的檢查項目:
(2)胸X線片;
4.1.6.2 2. 根據患兒情況可選擇的檢查項目:
(3)血氣分析;
(5)心電圖。
(6)胸部CT
4.1.6.3 3.必要的告知。
4.1.7 (七)入院後3~9天
4.1.7.1 1.根據患兒情況可選擇的檢查項目:
(4)各種呼吸道病原學複查;
(6)肺CT;
(7)支氣管鏡檢查。
4.1.7.2 2.必要的告知:
在支氣管肺炎過程中如出現心力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腦病等臨牀表現,及時出支氣管肺炎臨牀路徑。
4.1.8 (八)藥物選擇與使用時間
抗菌藥物:按照《抗菌藥物臨牀應用指導原則》(衛醫發〔2015〕43號)執行。《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8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訂)》(中華兒科雜誌)
4.1.9 (九)出院標準
1.咳嗽明顯減輕;
2.連續3天腋溫<37.5℃;
3.肺部體徵改善;
4.1.10 (十)變異及原因分析
1.難治性肺炎:即對常規抗感染治療不能控制疾病,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體溫不退、肺炎體徵沒有明顯緩解,需要改用其他抗菌藥物。
(2)病情進行性加重,出現肺外併發症,需要加用其他治療方案。
2.由於上述原因導致治療費用和延長住院時間。
4.2 二、支氣管肺炎臨牀路徑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爲支氣管肺炎(ICD-10:J18.0)
患兒姓名: _性別: __年齡: 門診號: 住院號:
住院日期: __年 __月 __日 出院日期: __年 __月 日標準住院日:7~14天
時間 | 住院第1天 | 住院第2天 | 住院第3天 |
主 要 診 療 工 作 | □ 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 □ 病情告知 □ 如患兒病情重,應及時通知上級醫師 | □ 上級醫師查房 □ 根據送檢項目報告,及時向上級醫師彙報,並予相應處理 □ 注意防治併發症 □ 詳細病程記錄 | □ 收集並追問各類實驗室檢查報告,向上級醫師彙報重要實驗室檢查結果 □ 上級醫師查房 □ 詳細病程記錄 |
重 點 醫 囑 | 長期醫囑: □ 肺炎護理常規 □ 飲食 □ 抗菌藥物 □ 抗病毒藥物 □ 祛痰劑 □ 霧化吸入治療 □ 對症治療 □ 重症者吸氧、心電監護 臨時醫囑: □ 胸X線片 □ 血氣分析(必要時) □ 必要時吸痰 | 長期醫囑: □ 肺炎護理常規 □ 飲食 □ 抗菌藥物 □ 抗病毒藥物 □ 祛痰劑 □ 霧化吸入治療 □ 對症治療 □ 重症者吸氧、心電監護 臨時醫囑: □ 必要時行呼吸道病毒和細菌檢測、血氣分析、肺功能、胸部CT □ 必要時吸痰 | 長期醫囑: □ 肺炎護理常規 □ 飲食 □ 抗菌藥物 □ 抗病毒藥物 □ 祛痰劑 □ 霧化吸入治療 □ 對症治療 □ 重症者吸氧、心電監護 臨時醫囑: □ 支氣管鏡(必要時) □ 其他檢查 □ 必要時吸痰 |
主要護理工作 | □ 入院護理評估 □ 入院宣教 □ 協助患兒排痰,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時吸痰 | □ 觀察體溫波動及一般狀況 □ 協助患兒排痰,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時吸痰 | □ 觀察體溫波動及一般情況 □ 鼓勵患兒少食多餐,多飲水,保證液體攝入量 □ 協助患兒排痰,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時吸痰 |
病情變異記錄 | □無 □有,原因: 1. 2. | □無 □有,原因: 1. 2. | □無 □有,原因: 1. 2. |
護士簽名 | |||
簽名 |
時間 | 住院第4天 | 住院第5~9天 | 住院第10~14天 |
主 要 診 療 工 作 | □ 觀察患兒病情(體溫波動、肺部體徵) □ 注意防治併發症 | □ 完成病程記錄,詳細記錄醫囑變動情況(原因和更改內容) □ 上級醫師查房 | □ 上級醫師查房,同意其出院 □ 完成出院小結 □ 出院宣教 |
重 點 醫 囑 | 長期醫囑: □ 肺炎護理常規 □ 飲食 □ 抗菌藥物 □ 抗病毒藥物 □ 祛痰劑 □ 霧化吸入治療 □ 對症治療 臨時醫囑: □ 其他檢查(必要時) □ 必要時吸痰 | 長期醫囑: □ 肺炎護理常規 □ 飲食 □ 抗菌藥物 □ 抗病毒藥物 □ 祛痰劑 □ 霧化吸入治療 □ 對症治療 臨時醫囑: □ 複查胸X線片 □ 其他檢查(必要時) □ 必要時吸痰 | 出院醫囑: □ 出院帶藥 □ 門診隨診 |
主要護理工作 | □ 觀察體溫波動及一般情況 □ 鼓勵患兒少食多餐,多飲水,保證液體攝入量 □ 協助患兒排痰,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時吸痰 | □ 觀察患兒體溫波動及一般狀況 □ 鼓勵患兒少食多餐,多飲水,保證液體攝入量 □ 協助患兒排痰,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時吸痰 | □ 出院宣教 |
病情變異記錄 | □無 □有,原因: 1. 2. | □無 □有,原因: 1. 2. | □無 □有,原因: 1. 2. |
護士簽名 | |||
簽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