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蘑

食材 中藥材 中醫學 食療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zhēn mó

2 註解

3 概述

棒蘑爲真菌植物門真菌蜜環菌子實體。是迄今爲止爲數不多的被人們所認知但仍然無法人工培育的野生菌類,堪稱名副其實的“山珍”,被人們稱爲“東北第四寶”。榛蘑滑嫩爽口、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被一些發達國家列爲一類食品。

榛蘑呈傘形,淡土黃色,老後棕褐色。蓋頂中部有平伏或直立的小鱗片,老熟後近光滑,蓋的邊緣有放射狀排列的條紋。撕開菌蓋可見蘑肉白色 。菌柄細長,圓柱形,基部稍粗,柄多彎,高5~13釐米,有縱條紋,內部鬆軟至空心。

榛蘑7~8月生長在針闊葉樹的幹基部、代根、倒木及埋在土中的枝條上。一般多生在淺山區的榛柴崗上,故而得名"榛蘑"。

4 榛蘑的別名

蜜環菌、蜜蘑、蜜環蕈、櫟蕈、蜜環菌、根索蕈、根腐蕈

5 全國中草藥彙編》:榛蘑

5.1 拼音名

Zhēn Mó

5.2 別名

蜜環菌、蜜色環蕈、蜜蘑、櫟蘑、根索蕈、根腐蕈

5.3 來源

真菌擔子菌綱白蘑科蜜環蕈屬植物蜜環蕈Armillaria mellea (Vahl ex Fr.)Quel.,以子實體入藥。夏季採收,去雜質,曬乾

5.4 性味

甘,溫。

5.5 功能主治

祛風活絡,強筋壯骨。用於腰腿疼痛佝僂病癲癇

5.6 用法用量

1~3兩。

5.7 備註

(1)另據報導:經常食用本品,可以預防視力減退、夜盲、皮膚乾燥,並可抵抗某些呼吸道及消化感染疾病。

(2)蜜環蕈(蜜環菌)與天麻共生,在天麻塊莖部分形成菌索,這種菌索對於天麻塊莖發育非常重要,缺少與其共生的菌索,則天麻塊莖將逐年退化。據近年來的研究報導,天麻爲食菌性植物。

5.8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6 榛蘑營養價值

榛蘑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鉀、鈣、鎂、鐵、鋅等礦物質元素,味道鮮美、滑嫩爽口。

7 榛蘑適合的人羣

一般人羣均可食用

尤其適合用眼過度、眼炎、夜盲症皮膚乾燥、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粘膜失去分泌能力羊癇風、腰腿疼痛、佝倭病、免疫低下、癌症、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病的患者食用。

8 榛蘑食療作用

榛蘑性味甘、寒;

具有清目、利肺、益腸胃、祛風活絡,強筋壯骨的功效;

常食可以預防視力失常,對眼炎、夜盲、皮膚乾燥、粘膜失去分泌能力羊癇風、腰腿疼痛、佝倭病和某些呼吸道、消化感染的疾病有一定療效。

9 榛蘑的食用建議

在食用上可葷素同用,燉雞最爲理想榛蘑燉雞的具體方法

1. 原料:(1).主料:幹榛蘑50 克,母雞1 只(約重1500 克)。(2).調料:料酒、精鹽、味精醬油、蔥段、薑片;

2. 製法:(1).將榛蘑用水泡發,去雜洗淨撕片。將雞宰殺,去毛內臟、洗淨,放入沸水鍋焯一下撈出,洗去血污。(2).鍋內放入光雞和適量水,武火燒沸,撇去浮沫,加入料酒、精鹽、味精醬油、蔥姜,改爲文火燉至雞將熟,加入棒蘑燉至雞肉熟爛,出鍋即成。

用到中藥榛蘑的方劑

查看更多

用到中藥榛蘑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