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担子菌纲
在担子内由体细胞接合缓慢发生核融合而成为二倍体核(2n),再经减数分裂而变为单倍体的4个核,分别在担子上生成4个担孢子的核。依其担子类型可分为黑粉菌、锈菌等的原生担子菌纲、木耳、银耳(Tremella)等的异型担子菌纲和香菇(Lentinus)、伞菌、马勃(Lycoperdon)、兔笔菌属(Ph-allalus)等的真担子菌纲。
-
香菇
在自然条件下,野生香菇生于壳斗科(Fagaceae)、桦木科(Betul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等阔叶树的倒木上。菌丝体在pH3-6.5范围内均可生长,以4.5左右最为适宜,原基发育和子实体形成的适宜pH值3.5-4.5之间。压块3周左右出现菇蕾后,注意保湿,以利出菇。4.香菇多糖能提高辅助性T细胞的活力而增强人体体液免疫功能。
-
白托柄菇
别名:托柄菇、平缘托柄菇、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白托柄菇AmanitopsisvolvataSacc.,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夏秋两季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河北、陕西、江苏、安徽。性味:苦,温。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备注:为“舒筋丸”原料之一。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变色红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变色红菇:别名: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变色红菇Russulaintegra(L.)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吉林、河北、陕西、江苏、福建、四川。性味:微咸,平。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
草菇
概述Padi-StrawMushroom(Volvariellavolvacea)草菇为真菌植物门真菌草菇的子实体,属担子菌纲、伞菌目、光柄菇科、苞脚菇属。性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暑;草菇还能消食祛热,补脾益气,清暑热,滋阴壮阳,增加乳汁,防止坏血病,促进创伤愈合,护肝健胃,增强人体免疫力,是优良的食药兼用型的营养保健食品。
-
地星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星:拼音名:D Xīnɡ别名:地蜘蛛、米屎菰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地星科地星属植物硬皮地星GeastrumhygrometricumPers.,以子实体和孢子入药。秋季采收,剥去外包被的硬皮备用。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清肺热,活血,止血。用于支气管炎,肺炎,咽痛音哑,鼻衄;外用治外伤出血。用法用量:1钱;
-
高粱乌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粱乌米: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科轴黑粉属植物高粱黑粉菌Sphacelothecasorghi(Link)Clint.和长轴高粱黑粉菌S.cruenta(Kuehn)Potter寄生于高粱上所生的病穗。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调经止血。用于月经不调,血崩,便血。
-
红鬼笔
拼音名:H nɡGuǐBǐ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红鬼笔Phallusrubicundus(Boss.)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夏秋两季雨后,产生在竹林内地上、田野及草丛中。炮制:采摘后用水冲洗掉菌盖表面粘臭的孢体,晒干后备用。用法用量:焙干或晒干后研末和麻油调成膏涂抹,或干末直接涂抹。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猴头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猴头菌:别名:猴头、刺猬菌、猬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齿菌科猴头菌Hericiumerinaceus(Bull.exFr.)Pers.,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生于栎、胡桃等阔叶树种的立木及腐木上。功能主治:利五脏,助消化。用法用量:消化不良:猴头菌2两,水浸软,切成薄片,水煎服,日服2次,黄酒为引。
-
黄蘑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蘑菇:别名:黄粉牛肝、黄牛肝、黄衣牛肝、黄色猪口茸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牛肝菌科黄蘑菇Pulveroboletusravenelii(Berk.etCurt.)Mur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夏秋两季雨后生长在林内地上。性味:淡、温。可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舒,四肢抽搐。备注:为“舒筋丸”原料之一。
-
尖顶地星
别名:地星、土星菌、马勃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灰包目地星科尖顶地星Geastrumtriplex(Jungh.)Fisch.,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夏秋雨后,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吉林、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云南。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消肿、止血、清肺、利喉、解毒。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栗壳牛肝菌
别名:点柄粘盖牛肝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牛肝菌科栗壳牛肝菌Suillusgranulatus(L.exFr.)Kuntze.,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夏秋两季生于松林内地上,形成菌根。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贵州、云南。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治疗大骨节病。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绒白乳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绒白乳菇:别名: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绒白乳菇Lactariusvellereus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生于阔叶林内地上。分布于吉林、陕西、安徽、福建、湖南、四川、云南。性味:苦,温。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备注:为“舒筋丸”原料之一。
-
松蘑
概述Matsutake(Tricholomamatsutake)松蘑属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是名贵食用菌之一,享有盛名,被视为“食用菌之王”。性味甘,平。3.松蘑中含有相当量的维生素E,经常食用松蘑,有美颜健肤的功效。松蘑的食疗作用中医认为,松蘑具有强身健体、益肠健胃、止痛理气、化痰、止痛、驱虫、抗癌和治疗糖尿病的功效。
-
网纹灰包
别名:马勃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灰包目灰包科网纹灰包LycoperdonperlatumPers.[L.gemmatum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夏秋两季雨后,产生在林内空旷处地上,偶尔生在腐木上。分布于东北、河北、山西、西北、华东、华南、四川、云南。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消肿,止血,清肺,利喉,解毒。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小黑菇
别名:密褶黑红菇、密褶黑菇、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小黑菇Russuladensifolia(Secr.)Gill,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陕西、河北、江苏、安徽、福建。性味:微咸、涩,温。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小灰包
别名:小马勃、小马庇包、小药包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灰包目灰包科小灰包LycoperdonpusillumBatschexPers.,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夏、秋雨后,产生在草地上。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消肿,止血,清肺,利喉,解毒。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玉米黑粉
别名:玉米黑霉、棒子包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菌科玉米黑粉Ustilagomaydis(DC.)Corda,以孢子堆入药。生境分布:本菌寄生在玉米植株的任何部位。化学成份:本菌可产生丙氨酸蛋氨酸和精氨酸。性味:甘,寒。功能主治:利肝脏,益肠胃,经常食用(炒食)可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和肠胃道溃疡,并能助消化通便。
-
榛蘑
概述棒蘑为真菌植物门真菌蜜环菌的子实体。榛蘑的别名假蜜环菌、蜜蘑、蜜环蕈、栎蕈、蜜环菌、根索蕈、根腐蕈《全国中草药汇编》:榛蘑拼音名ZhēnMó别名蜜环菌、蜜色环蕈、蜜蘑、栎蘑、根索蕈、根腐蕈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白蘑科蜜环蕈属植物蜜环蕈Armillariamellea(VahlexFr.)Quel.,以子实体入药。性味甘,温。
-
醇母菌
酵母菌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而是一个习惯上的名称。现知酵母菌大约有39属、370余种,分属于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纲三个类群。酵母菌与霉菌同属真核微生物,细胞中有真正细胞核。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与细菌菌落相似,但较细菌菌落大而厚,菌落表面湿润、粘稠、容易挑起,菌落颜色多呈乳白色,只有少数为红色。
-
紫革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革耳:别名:光革耳、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紫革耳Panusconchatus(Fr.)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夏秋两季生阔叶林的切株及腐木上。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云南。性味:淡,温。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
层菌类
层菌类指无隔担子菌纲的一目,包括伞菌目(Agarica-les)和多孔菌目(Polyporales).在孢子成熟前,子实层一般是裸露的,根据这一点,可与腹菌类相区别。通常所称之蘑菇,大部分是层菌类。
-
小包
小包peridioleperidiolum是扩散体的一种。是担子菌纲巢菌目(Nidularia-les)子实体中的小体,有数个存在于开放成杯状的皮壳(或子壳)中,外面包有硬的蜡壁呈颗粒状或卵状,下面中央部位有菌丝索(funiculus),在小孢内产生担孢子。遇到雨滴打击的子实体,其中小孢子可飞出数米远,利用菌丝索的粘性附着在物体上。
-
凤尾菇
概述凤尾菇为真菌植物门真菌环柄侧耳的子实体,肉肥味美。凤尾菇在植物分类学上与平菇同类,也属担子菌纲,伞菌目,白蘑科,侧耳属。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目前国内栽培的平菇、双孢蘑菇、香菇和草菇都高,而且人体八种必需氨基酸全都具备,其含量占所有氨基酸总量的35%以上。人们称为“健康食品”、“安全食品”。
-
花菇
概述Floralmushroom花菇属真菌门,担子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伞菌目,白蘑科。每一类又分为花菇、厚菇、平菇三种。菌边内卷,菌褶白细干净,菌柄短。74mg/ml,并有钙、锌、磷、铁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据化学分析测定,其含水量为普通香菇的二分之一,氨基酸的含量高出3~补脾胃,益气,主治食欲减退,少气乏力。
-
滑子菇
50克滑子菇的营养价值滑子菇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附着在滑菇菌伞表面的粘性物质是一种核酸,对保持人体的精力和脑力大有益处,并且还有抑制肿瘤的作用。滑子菇含有粗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灰分、钙、磷、铁、维生素B、维生素C、烟酸和人体所必须的其它各种氨基酸。
-
杏鲍菇
概述杏鲍菇,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杏鲍菇的别名刺芹侧耳、芹侧耳、芹平菇、干贝菇、雪茸(日本)杏鲍菇的食用量每次约50克杏鲍菇的营养价值杏鲍菇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镁、铜、锌等矿物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对人体具有抗癌、降血脂、润肠胃以及美容等作用。
-
植物真菌病
子囊菌纲中白粉菌(Erysiphe)引起的,囊壳菌(Gibberella)引起的水稻恶苗病、麦类赤霉病,黑星菌(Venturia)引起的和的黑星病,核盘菌(Sclerotinia)引起的菌核病;担子菌纲中锈菌引起的锈病,黑粉菌(Ustilago)引起的黑粉病,半知菌类引起的稻瘟病、稻胡麻斑病、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等。
-
白乳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乳菇:别名:辣味乳菇、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白乳菇Lactariuspiperatus(L.exFr.)Gray,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生于阔叶林内地上。分布于河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四川、云南。性味:苦,温。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备注:为“舒筋丸”最主要原料之一。
-
大红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红菇:别名: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大红菇Russulaalutacea(Pers.)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夏秋两季雨后,生混交林及阔叶林内地上,与某些阔叶树种形成菌根。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福建、云南。性味:淡,温。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
黑乳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乳菇:别名: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黑乳菇Lactariuspicinus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陕西、安徽。性味:淡,温。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
桦褶孔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桦褶孔Lenzitesbetulina(L.)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生长在阔叶树及针叶树的朽树干上。性味:淡,温。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用法用量:可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舒,四肢抽搐。注意:入丸剂。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黄多孔菌
别名:杂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黄多孔菌Polyporuselegans(Bull.)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生长在阔叶树朽木及枯树上,偶尔生长于针叶树的腐木上。性味:微咸,温。可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经络不舒。用法用量:入丸散剂。注意:禁忌生冷食物;服后若有反应,停日再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口蘑
概述口蘑真菌门、担子菌纲、口蘑科、口蘑属。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香杏口蘑生于草原沃土上。性状性状鉴别(1)香杏口蘑菌盖半球形或平展,直径6-11cm,白色、淡土黄色或深蛋壳色,表面光滑,边缘内卷,菌肉厚,类白色。宣肺止咳;口蘑的食疗功效中医理论认为,其味甘性平,有宜肠益气、散血热、解表化痰、理气等功效。
-
雷蘑
《全国中草药汇编》:雷蘑:别名:青腿子、巨陡头、口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雷蘑Clitocybegigantea(Sow.exFr.)Quel.,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生于草原上。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宣肠益气,散血热,透发麻疹。主治小儿麻疹欲出不出,烦躁不安。用法用量:1两,水浸软后切碎,水煎服,1次服完,日服2次。
-
莲座革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莲座革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革菌科革菌ThelephoravialisSchw.,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生于树林内地上。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备注:为山西太原“舒筋丸”原料之一。
-
毛木耳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银耳目银耳科毛木耳Auriculariapolytricha(Mont.)Sacc.,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夏、秋两季的雨后,产生在山林及庭园中的各种阔叶树的腐木上。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补气血,润肺,止血。用于气虚血亏,四肢搐搦,肺虚咳嗽,咯血,吐血,衄血,崩漏,高血压病,便秘。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美味牛肝
别名:山乌茸、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牛肝菌科美味牛肝BoletusedulisBull.ex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夏秋两季生长在林内地上,常发生在针叶树下,形成菌根。性味:淡、温。可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舒,四肢抽搐。用法用量:入丸散剂。备注:为“舒筋丸”最主要原料之一。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墨汁鬼伞
别名:鬼盖、鬼伞、鬼屋、鬼菌、地盖、地苓、一夜茸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墨汁鬼伞Coprinusatramentarius(Bull.生境分布:生于柳及杨树干旁的地上。功能主治:益肠胃,化痰理气,解毒,消肿。经常食用可以助消化,祛痰,并治无名肿毒和其它疮痈。备注:此菌不可新鲜时日晒,否则整个子实体将潮解成墨汁。
-
桑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桑黄:拼音名:SānɡHu nɡ别名:胡孙眼、桑耳、针层孔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桑黄Phellinusigniarius(L.exFr.)Quel.[FomesigniariusL.exFr.],以子实体入药。主治淋病,崩漏带下,症瘕积聚,癖饮,脾虚泄泻。②治脱肛泻血不止:香附一两(焙),桑黄一两(微炙)。为末,鸡子白调敷;
-
四孢蘑菇
别名:原野蘑菇、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四孢蘑菇AgaricuscampestrisL.exFr.,以子实体入药。化学成份:含维生素B[XiaBiao]1[/XiaBiao]、C、PP以及叶酸等。功能主治:益肠胃,维持正常糖代谢及神经传导。经常食用,可预防脚气病、消化不良、哺乳期乳汁分泌减少、毛细血管破裂、牙床出血、贫血症。
-
粟奴
《全国中草药汇编》:粟奴:拼音名:S N 别名:粟粒黑粉、谷子黑穗、谷子黑粉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菌科粟奴UstilagocrameriKoern.以冬孢子粉入药。生境分布:多寄生于粟穗上。冬孢子近球形、卵圆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平滑,淡黄色至橄榄褐色,直径6-12 m。性味:微苦;胃经功能主治:利尿;
-
台蘑
《全国中草药汇编》:台蘑:别名:厚环粘盖牛肝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牛肝菌科台蘑Suilluselegans(Fr.)Snell,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夏秋两季生于针叶林内,可与针叶树形成菌根。性味:微咸,温。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用于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注意:禁忌生冷食物,孕妇小儿勿服。
-
仙环小皮伞
别名:硬柄皮伞、杂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仙环小皮伞Marasmiusoreades(Bolt.)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生于草药上可形成蘑菇圈(“仙人环”)。分布于河北、山西、青海。性味:微咸,温。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备注:为“舒筋散”原料之一。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野蘑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蘑菇:别名:杂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野蘑菇AgaricusarvensisSchaeff.ex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原或旷野草丛中。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古、青海、新疆。性味:微咸,温。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备注:为“舒筋丸”原料之一。
-
担孢子
在担子菌纲的担子内经减数分裂而生成的孢子,称为担孢子。一般着生在自担子生出的小柄上。形态有球状、椭圆状、角状;大小为4-20微米,在其表面有各种突起和网状花纹。颜色有白、红、黄、褐等,可借风、水、昆虫等进行传播。它是在担子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它们从发芽后产生的菌丝体形成性孢子器。
-
皂角菌
别名:树舌、赤色老母菌、扁木灵芝、扁芝、扁蕈、白斑腐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皂角菌Ganodermaapplanatum(Pers.exGray)Pat.,以子实体入药。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抗癌。用法用量:皂角菌1两,炖猪心、肺服。备注:仅限于生长在皂角树干上的树舌,才能用于治疗食道癌。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孢丝
粘菌纲的某些菌在孢子囊内原生质体中出现在孢子形成分裂之前,其内部从孢囊梗的着生部位已发展成网状,在其腔内由分泌物凝固而形成孢丝。担子菌纲腹菌类子实体的主体中的毛状结构一般虽也称为“孢丝”,但仅是一种菌丝形态,与粘菌纲的孢丝是完全不同的。
-
白鬼笔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鬼笔:别名:鬼笔、鬼笔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白鬼笔PhallusimpudicusL.ex.Pers.,以菌柄及菌托入药。炮制:采摘后切去粘臭的菌盖,用水冲洗干净至无臭气,晒干或鲜用。用法用量:鲜品6两,浸泡在5两白酒(或五加皮酒)内,10日后服用,每服3~
-
白蘑
别名:口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白蘑TricholomamongolicumImai,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夏秋两季雨后,尤其在立秋前后大量地产生在草原上,形成“蘑菇圈”。分布于河北、内蒙古。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宣肠益气,散血热,透发麻疹。主治小儿麻疹欲出不出,烦躁不安。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