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描述
樟科(Lauraceae,Laurel Family),雙子葉植物,約50屬,2500餘種,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地,主產地爲東亞和巴西,我國有20屬,1400多種,大部產長江以南各省區,爲我國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重要組成成分,其中有許多是優良木材、芳香油原料及藥材。西南和南部最盛,爲該地重要林木之一,不少種類很有經濟價值,如:樟樹、黃樟的樟腦和樟油是輕化工和醫藥的重要原料;樟屬、木姜子屬、山胡椒屬、油果樟屬、厚殼桂屬和黃肉楠屬等一些種類,其果實含有豐富的油脂和芳香油,在工業上用途很大;樟屬及楠屬不少種類是很有價值的良材;玉桂、烏藥等一些種類是著名的藥用植物;鱷梨又是一種營養價值很豐富的水果。
喬木或灌木,常綠或落葉,僅有無根藤屬(Cassytha)爲纏繞寄生草本,常有含芳香或粘液的分泌腺;葉及樹皮有含芳香油或樟腦的油細胞。葉互生、對生、近對生或輪生,通常革質,但有時近膜質或紙質,全緣,極少分裂,羽狀脈、三出脈或離基三出脈,無托葉;花黃色或淡綠色,組成腋生或近頂生的圓錐花序、總狀花序、近傘形花序或從生花束;總苞片有或無,開花時脫落或宿存;花兩性或單性,輻射對稱,花被通常3基數,很少爲2基數,是萼片狀,基部合生成筒,裂片6或4片,排成兩輪,大小相等或外輪的較小,結果時脫落或宿存,有時硬化;花被筒短或很短,花後不變或增大變成杯狀或盤狀的果託;雄蕊着生在花被筒的喉部,3-12枚或更多,通常9枚,輪狀排列,每輪3枚,極少2枚,花絲基部有兩個腺體或無,有時部分雄蕊特別是最內輪的不發育,成爲退化雄蕊,花葯2-4室,瓣裂,外面兩輪的花葯內向,第三輪的通常外向,亦有全部內向的,花葯4室時,成對迭生,但亦有由於有2室側生而排成一列或弧形;子房1室,上位,極少下位,胚珠1顆,花柱1,柱頭盤狀擴大,有時開裂,有時不明顯;果爲漿果狀核果,有時爲宿存的花被或花被筒所承託,部分包圍或全部包裹;果梗圓柱形,有時肉質;種子無胚乳;子葉厚肉質,胚芽明顯。染色體:X=7,12。花粉無萌發孔。
我國主要的屬有:黃肉楠屬Actinodaphne,瓊楠屬Beilschmiedia,樟屬Cinnamomum,厚殼桂屬Cryptocarya,山胡椒屬Lindera,木姜子屬Litsea,潤楠屬Machilus,新木姜子屬Neolitsea,及楠屬Phoebe等等。
9 所有屬
Actinodaphne...黃肉楠屬
Alseodaphne....油丹屬
Beilschmiedia..瓊楠屬
Caryodaphnopsis檬果樟屬
Cassytha.......無根藤屬
Cinnamomum.....樟屬
Cryptocarya....厚殼桂屬
Dehaasia.......蓮桂屬
Dodecadenia....單花木姜子
Endiandra......土楠屬
Laurus.........月桂屬
Lindera........山胡椒屬
Litsea.........木姜子屬
Machilus.......潤楠屬
Neocinnamomum..新樟屬
Neolitsea......新木姜子屬
Nothaphoebe....賽楠屬
Persea.........鱷梨屬
Phoebe.........楠屬
Sassafras......檫木屬
Syndiclis......油果樟屬
11 樟屬(Cinnamomum)
葉常爲3出脈;圓錐花序,花兩性,花被片花後脫落;第三輪雄蕊外嚮,花葯4室。約250種,我國46種。樟[(C. camphora (L.) Presl],產長江以南各省,在平原、丘陵地區的村落附近有少量數百年甚至千年古樹留存,是無價之寶,要嚴加保護。爲重要用材和綠化樹種,是杭州市“市樹”。其木材抗蟲害、耐水溼;木材、枝葉可提取樟腦、樟油,供醫藥、化工和香料等用,我國產量佔世界第一位,主產臺灣。肉桂(C. cassia Presl)產華南,藥用或調味的桂枝和桂皮即爲它的小枝或樹皮。同屬的有:浙江樟(C. chekiangense Nakai)、細葉月桂(C. subavenium Miq.),爲優良的綠化樹種。
12 潤楠屬(Machilus)
葉具羽狀脈,頂芽大。花的構造同樟屬,但花被片果時宿存,開展或反曲。約75種,我國57種。常見的有紅楠(M. thunbergii Sieb. et Zucc.),分佈長江以南各省區。木材供建築、制傢俱用;種子含油供製皁和潤滑油。同屬的刨花楠(M. pauhoi Kan.)、楠木(M. namu (Oliv.) Hemsl.)及華東楠(M. leptophylla Hand.-Mazz.),均爲優質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