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蜀黍苞片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yù shǔ shǔ bāo piàn

2 拼音名

Yù Shǔ Shǔ Bāo Piàn

3 來源

藥材基源:爲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鞘狀苞片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Zea mays L.

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收種子時收集,曬乾

4 形態

玉蜀黍,高大的一年生栽培植物。稈粗壯,直立,高1-4m,通常不分枝,基部節處常有氣生根。葉片寬大,線狀披針形,邊緣呈波狀皺摺,具強壯之中脈。在稈頂着生雄性開展的圓錐花序;雄花序的分枝三棱狀,每節有2雄小穗,1無柄,1有短柄;每1雄小穗含2小花,穎片膜質,先端尖;外稃及內稃均透明膜質;在葉腋內抽出圓柱狀的雌花序,雌花序外包有多數鞘狀苞片,雌小穗密集成縱行排列於粗壯的穗軸上,穎片寬闊,先端圓形或微凹,外稃膜質透明。花、果期7-9月。

5 生境分佈

全國各地廣泛栽培。

6 性味

味甘;性平

7 功能主治

清熱利尿和胃。主尿路結石;水腫胃痛吐酸

8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9 摘錄

《中華本草

用到中藥玉蜀黍苞片的方劑

查看更多

用到中藥玉蜀黍苞片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