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學 陰陽學說
yīn yáng zhuǎn huà
mutual transformation between yin and yang[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mutual convertibility of yin-yang[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陰陽轉化(mutual convertibility of yin-yang[1])爲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之一[2][3]。是指事物的陰陽屬性在一定的條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轉化,即陽可轉化爲陰,陰可轉化爲陽[3][3][3]。陰陽轉化表現在生理上,陽生於陰,陰生於陽的互根,機能與物質的相互轉換;病理上的寒極生熱,熱極生寒等。
《黃帝內經素問·天元紀大論》:“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
《黃帝內經靈樞·論疾診尺》:“四時之變,寒暑之勝,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故陰主寒,陽主熱。故寒甚則熱,熱甚則寒。故曰:寒生熱,熱生寒,此陰陽之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