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概述
陰莖皮瓣二期尿道成形術用於尿道下裂的治療。 尿道下裂是小兒泌尿生殖系統較多見的一種先天性畸形(圖12.23.3.14-0-1)。在胚胎第5周時,泄殖腔窩前邊兩側的組織向前生長,產生兩個生殖結節,生殖結節迅速長大,尿生殖竇隨之伸長,在生殖結節的腹側形成一條縱長的溝槽,即尿道溝,它隨胎兒發育從後向前閉合成爲尿道。發育過程中遇有障礙,尿道溝不能完全閉合到陰莖頭的尖部,則造成部分裂開,形成尿道下裂。
病兒陰莖頭常扁平或呈新月狀,陰莖腹側的包皮往往缺損,或包皮如頭巾狀皺褶於陰莖背側。按照畸形輕重,可分爲:陰莖頭型、陰莖型、陰莖陰囊型、陰囊型、會陰型,陰莖頭型和陰莖型的尿道開口靠前者,一般不妨礙排尿和生殖功能。尿道開口於陰莖幹後部,或位於陰囊、會陰者,由於尿道海綿體的纖維性變,形成一條纖維束帶,造成陰莖向腹側彎曲畸形,病兒須坐位或蹲位排尿。纖維索帶影響陰莖正常發育。陰囊型和會陰型常因陰莖海綿體發育不全,使陰莖異常短小形似陰蒂,尿道外口在肛門前形似漏斗而敞開酷似陰道口。陰囊分裂成兩瓣,此型往往合併睾丸未降或發育不全,陰囊癟小如陰脣,常被誤認爲女性,這種情況屬假兩性畸形(圖12.23.3.14-0-2)。
10 手術步驟
1.切口 在陰莖腹側做長方形切口,寬度應估計皮瓣遊離後能圍繞10~12號導尿管爲合適。靠近陰囊上另做一縱切口,起點位於尿道開口的近端(圖12.23.3.14-1)。
2.遊離皮瓣後,用5-0鉻制腸線或合成的可吸收縫線間斷縫合皮瓣兩側的皮膚,使成爲管狀(圖12.23.3.14-2)。
3.將陰莖放在陰囊表面的創面上,以4-0絲線將陰莖切口兩側的皮膚緣直接縫合於陰囊切口的兩個皮緣之間(圖12.23.3.14-3A、B)。
4.二期手術 於一期術後數月進行。
(1)切口:在陰莖兩側切開陰囊皮膚(圖12.23.3.14-4)。
(2)遊離陰囊皮瓣的皮下組織,使陰莖伸直並抬起脫離陰囊牀(圖12.23.3.14-5)。
(3)以2-0絲線縫合陰囊的皮膚切口,然後分別將陰莖皮瓣兩側皮膚間斷縫合(圖12.23.3.14-6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