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中藥學 方劑
yīn dàn tāng
陰旦湯爲方劑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卷九方[1]。
芍藥、甘草各二兩,乾薑、黃芩各三兩,桂心四兩,大棗十五枚[1]。
芍藥 甘草各6克 乾薑 黃芩各9克 桂心12克 大棗4枚
上藥爲粗末[1]。
主治傷寒肢節疼痛,內寒外熱,虛煩[1]。
功在溫陽解肌,發表除煩。主治傷寒肢節疼痛,內寒外熱,虛煩;冬溫,中寒夾食。
水煎去渣,分五次(晝三夜二)溫服,復令小汗[1]。
上六味藥,哎咀。以水1升,煮取500毫升,去滓。溫服100毫升,日三夜二服。覆令小汗。
《張氏醫通》:陰霾四塞,非平旦之氣,無以開啓陽和,桂枝湯原名陽旦,開啓陽邪之藥也,《備急千金要方》於中加入黃芩之苦寒性輕,以治冬溫在表之邪熱,加乾薑之辛溫散結,以治中土之停滯。
《備急千金要方》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