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樞

六經皮部 經外奇穴 鍼灸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yáng shū

2 概述

陽樞:1.經外奇穴名;2.樞持[1]

3 經外奇穴名·陽樞 

陽樞經外奇穴名。出《中醫雜誌》。位於背正中線,當第六胸椎棘突之高點處。肝病時此穴有壓痛,故常用作傳染性肝炎的輔助診斷。[1]

4 樞持·陽樞

陽樞樞持。爲少陽皮部名。見柯琴《傷寒來蘇集》。[1]

參見樞持

樞持六經皮部之一,爲少陽皮部名。出《黃帝內經素問·皮部論》。少陽表裏之間,爲三陽之“樞”,所屬皮部稱“樞持”或“樞特”(《鍼灸甲乙經》作“樞杼”)。少陽樞機不利,稱爲“樞折”,能產生骨節弛緩、往來寒熱症狀,其病位多在身之側。[2]

5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88.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18.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