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雀花根

中藥材 活血祛風 補肺健脾 中醫學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yáng què huā gēn

2 英文參考

franchet peashrub flower roo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中醫大辭典》·陽雀花根

陽雀花根中藥名,出自清·劉士季《草木便方》,爲《本草綱目拾遺》記載的金雀根之別名[1][2]

3.1 別名

土黃芪、板參、陽雀花根[2]

3.2 來源及產地

豆科植物錦雞兒Caragana sinica (Buehoz) Rehd.的根[2]。產浙江、江蘇、四川等地[2]

3.3 性味歸經

甘、辛、微苦,平[2]。入肺、脾經[2]

3.4 功能主治

功在補肺健脾,活血,祛風[2]

1.治體虛乏力肺虛久咳,婦女血崩浮腫盜汗[2]

2.治跌打損傷風溼關節痛,月經不調白帶,產後乳汁不下,半身不遂[2]

3.治高血壓病頭暈,目花[2]

3.5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2]

3.6 化學成分

根含膽甾醇、菜子甾醇、菜油甾醇、生物鹼、皁苷[2]。其中含竹節人蔘皁苷Ⅳ、刺芒柄花素、下箴刺桐鹼等[2]

3.7 藥理作用

醇提物可降貓血壓[2]

4 《*辭典》·陽雀花根

4.1 出處

西藏常用中草藥

4.2 拼音名

Yánɡ Què Huā Gēn

4.3 來源

豆科植物雲南錦雞兒的根。8~10月採挖。洗淨,切片曬乾

4.4 形態

植物形態詳"陽雀花"條。

4.5 性味

性平,味甘微苦。

4.6 功能主治

祛風活血,止痛,利尿補氣益腎。治風溼性關節炎跌打損傷,乳汁分泌不足,浮腫痛經

4.7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錢。

4.8 摘錄

《*辭典》

5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37.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6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