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病證名 中醫診斷學 中醫學
yáng fú fā rè
陽浮發熱爲病證名[1]。指脾腎陽浮不斂的發熱[1]。
《金匱翼·陽浮發熱》:“陽氣虛浮,其端有二:或脾胃氣虛,陽浮於外。其症上見嘔惡,下爲溏泄,其脈大而不實,身雖大熱,切忌寒涼,宜甘辛溫藥溫其中,使土厚則火自斂也;或腎虛火不歸經,遊行於外,其症煩渴引飲,面赤,舌刺,脣黑,足心如烙,或冷如冰,其脈洪大無倫,按之微弱,宜八味腎氣丸之屬,導火下行也。”